菊苣族菊科
Lactuceae Cass. (Compositae)
13. 菊苣族 Lactuceae Cass.
名称文献:Cass. in Bull. Soc. Philom., 173. 1815, in Journ. Phys. 151. 1819 et in Dict. Sc. Nat. 20: 355. 1821. 25: 59. 1822. 48: 422. 1827. (pro trib. Synantherearum) ——Cichoraceae Less. in Linnaea 5: 132, 1830 et in Synops. Compos. 126. 1832 (pro tribu Synantherearum); DC., Prodr. 7(1): 74. 1838 (pro tribu Compositarum). ——Trib. Cichoriaceae (Juss.) Benth. in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168. 269. 1873. ——Trib. Cichorieae Rchb. ex O. Hoffm. in Engl. u. Prantl, Pflanzenfam. 4(5): 350. 1893.
形态特征:族特征与亚科特征相同。
形态特征:模式:Lactuca L.
产地分布:全族约95属,2300余种。我国有42属。
检索表
1
冠毛刚毛膜片状或短单毛状或无冠毛。
2
1
冠毛刚毛羽毛状或单毛状或糙毛状。
6
2
冠毛刚毛膜片状;舌状小花蓝色。
菊苣属
2
无冠毛或冠毛刚毛单毛状,当为后一种情况时则内层总苞片果期变坚硬而包围外层瘦果或瘦果异形。
3
3
内层总苞片果期变形,坚硬,内弯,包围外层瘦果;冠毛刚毛单毛状,短。
小疮菊属
3
总苞片果期不变形,无冠毛,或冠毛刚毛单毛状。
4
4
瘦果异形,外层菱形,边缘宽厚翅状,顶端凸尖或几成喙状,无冠毛,内层倒金字塔状,顶端截形收窄成长喙,喙顶有冠毛;果体上部有鳞状或瘤状突起。
异喙菊属
4
瘦果同型,椭圆状披针形或线形,无冠毛。
5
5
瘦果椭圆状披针形,压扁,每面有12-20条高起的纵肋,顶端两侧各有1条下垂的长钩刺。
稻槎菜属
5
瘦果细长,线状圆柱形,蝎尾状内弯,背面有多数针刺,顶端有针刺,针刺放射状排列。
蝎尾菊属
6
冠毛刚毛羽毛状。
7
6
冠毛刚毛单毛状或糙毛状。
11
7
总苞片1层。
婆罗门参属
7
总苞片多层或2层。
8
8
花托有膜片状托毛,托毛长于瘦果。
猫儿菊属
8
花托无托毛。
9
9
冠毛刚毛羽枝不相互交错;瘦果有横皱纹;植株通常被有锚状刺毛。
毛连菜属
9
冠毛刚毛彼此交错在一起;瘦果无横皱纹;植株无锚状刺毛。
10
10
总苞片2层,近等长;冠毛刚毛鼠灰色。
鼠毛菊属
10
总苞片多层. 向内层渐长;冠毛刚毛白色或褐色。
鸦葱属
11
瘦果至少在上部有瘤状或鳞片状突起。
12
11
瘦果无瘤状或鳞片状突起。
13
12
葶状草本,全部叶根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上;喙基增粗。
蒲公英属
12
多分枝草本,茎枝有叶,头状花序多数,1-3个着生于枝端;喙基不增粗。
粉苞菊属
13
冠毛刚毛柔软、纤细,相互纠缠,头状花序通常含舌状小花在80枚以上。
苦苣菜属
13
冠毛刚毛细而坚挺,不相互纠缠,头状花序含少数小花,极少含50枚小花。
14
14
瘦果异形,外层瘦果椭圆形,褐色或灰色,有10条尖纵肋,有横皱纹及微齿,顶端三角状渐尖成细喙;内层瘦果三角状圆柱形,黄色,有6条钝纵肋,无横皱纹及微齿,顶端渐尖成细喙。
假小喙菊属
14
瘦果同型。
15
15
瘦果顶端无喙,但在假福王草属Paraprenanthes Chang ex Shih的种中,瘦果向顶端渐狭成极短的喙状物。
16
15
瘦果顶端有喙。
37
16
冠毛异形,外层极短,糙毛状,内层长,单毛状。
岩参属
16
冠毛同型,单毛状或糙毛状。
17
17
头状花序含多数舌状小花,至少7枚以上。
18
17
头状花序含少数舌状小花,舌状小花5-7枚。
32
18
瘦果灰色,边缘加宽加厚成厚翅。
山莴苣属
18
瘦果绝不为灰色,边缘不呈厚翅状。
19
19
舌状小花黄色。
20
19
舌状小花紫红色或蓝色。
29
20
肉质植物;叶紫红色。
肉菊属
20
非肉质植物;叶绿色。
21
21
总苞片覆瓦状排列,向内者渐长或全部总苞片近等长。
22
21
外层及最外层总苞片最短,内层及最内层最长,不呈覆瓦状排列。
23
22
瘦果具不等形纵肋,花柱分枝略扁。
厚喙菊属
22
瘦果有等形纵肋,花柱分枝圆柱形。
山柳菊属
23
冠毛多层,5-7层,植株等二叉式分枝。
河西菊属
23
冠毛少数层,2-3层;植株不等二叉式分枝。
24
24
瘦果顶端有收缢。
25
24
瘦果顶端无收缢。
26
25
瘦果圆柱形或纺缍形,具等形纵肋。
还阳参属
25
瘦果压扁,具不等形纵肋。
黄鹌菜属
26
头状花序含舌状小花20枚以上;瘦果每面含10条以上高起的纵肋。
耳菊属
26
头状花序含舌状小花20枚以下;瘦果每面有10条高起纵肋。
27
27
小半灌木。
假还阳参属
27
草本。
28
28
瘦果有10条纵肋。
假还阳参属
28
瘦果有4-6条纵肋。
栓果菊属
29
葶状草本或近葶状草本;叶几为基生,厚,革质或草质而质地薄。
花佩菊属
29
非葶状草本,有明显的茎生叶。
30
30
草质藤本。
福王草属
30
草本,非藤本植物。
31
31
总苞片覆瓦状排列。
厚喙菊属
31
外层及最外层总苞片最小,内层及最内层总片最长,全部总苞片不呈覆瓦状排列。
假福王草属
32
舌状小花黄色。
33
32
舌状小花紫红色或白色。
35
33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列成伞房花序。
厚喙菊属
33
头状花序密集成团伞花序或长圆柱状花序。
34
34
瘦果微压扁,有多条(17-30) 细肋。
绢毛苣属
34
瘦果压扁,每面有1-2条细脉纹。
合头菊属
35
瘦果圆柱状,4-5棱形,不压扁。
福王草属
35
瘦果倒披针形或倒卵形,压扁。
36
36
高大草本;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伞房状圆锥花序或圆锥 花序;瘦果每面有多数高起的纵肋。
紫菊属
36
低矮草本;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复头状花序,生于基生叶的莲座状叶丛中;瘦果每面有1-2条细纵脉纹。
合头菊属
37
冠毛同形,毛状。
38
37
冠毛异形,外层极短,糙毛状,或退化而无或几无外层短冠毛。
46
38
头状花序含5枚舌状小花。小半灌木。
雀苣属
38
头状花序含多数舌状小花,至少不为5枚。草本植物。
39
39
舌状小花黄色。
40
39
舌状小花紫红色或蓝紫色。
45
40
头状花序果期卵球形;总苞片质地厚;瘦果边缘加宽成厚翅。
翅果菊属
40
头状花序果期不为卵球形;总苞片质地薄;瘦果边缘不加宽成厚翅。
41
41
瘦果顶端急尖成细丝状喙。
42
41
瘦果顶端急尖成粗喙。
44
42
喙长于或等于或极少短于瘦果本体。
莴苣属
42
喙必是短于瘦果本体。
43
43
瘦果有10条高起的尖翅肋。
苦荬菜属
43
瘦果有9-12条高起的钝纵肋。
小苦荬属
44
匍匐草本;叶3-5掌状浅裂或深裂。
沙苦荬属
44
直立草本;叶绝不为掌状分裂。
黄瓜菜属
45
果喙不为细丝状或极少为细丝状。
乳苣属
45
果喙必是细丝状。
莴苣属
46
瘦果边缘不加宽亦不加厚成厚翅或厚肋状。
0
46
瘦果边缘加宽加厚成厚翅或厚肋状。
47
47
头状花序含多数舌状小花;瘦果向顶端渐狭成长细喙。
毛鳞菊属
47
头状花序含少数舌状小花;小花3-5枚。
细莴苣属
《中国植物志》第80(1)卷(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