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葱属菊科
Scorzonera L. (Compositae)
194.鸦葱属Scorzonera L.
名称文献:L., Sp. Pl. 790. 1753, ed. 2. 1112. 1763 et Gen. Pl. ed. 5. 346. 1754; DC., Prodr. .7: 117. 1838;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531; O. Hoffm. in Engler et Prantl, Pflanzenf. 4 (5): 365. 1893; Lipsch., Frag. Monog. Gen. Scorzoneralo. 1935.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少半灌木或一年生。叶不分裂,全缘,叶脉平行,或羽状半裂或全裂。头状花序大或较大,同型,舌状,单生茎顶或少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聚伞花序,或沿茎排成总状花序,含多数舌状小花。总苞圆柱状或长椭圆状或楔状。花托蜂窝状,无托毛,但在某些种中有托毛。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顶端无角状附属物或有些种中有角状附属物。舌状小花黄色,极少红色亦极少两面异色,顶端截形,5齿裂。花药基部箭头形。花柱分枝细,顶端急尖或微钝。瘦果圆柱状或长椭圆状,无毛或被微柔毛或长柔毛,有多数钝纵肋,沿肋有多数脊瘤状突起或无脊瘤状突起,顶端微收窄,截形,无喙或几无喙状。冠毛中下部或大部羽毛状,上部锯齿状,通常有超长冠毛3-10个,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或不脱落。
产地分布:约175种,分布欧洲、西南亚及中亚,北非有少数种。我国有23种,主分布西北。
检索表
1
植株多分枝,形成半球状或帚状植丛。
2
1
植株不分枝、少分枝,不形成半球状或帚状植丛。
3
2
茎基部无鞘状残迹;头状花序含4-5枚舌状小花。
拐轴鸦葱
2
茎基部鞘状残迹纤维状撕裂;头状花序含7-12枚舌状小花。
帚状鸦葱
3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葶状或近葶状草本或植株无茎或几无茎。
4
3
头状花序生茎枝顶端,成明显或不明显的花序式排列;非葶状草本;有明显的茎及其分枝。
13
4
茎基部被鞘状残迹。
5
4
茎基部被纤维状撕裂的鞘状残迹。
8
5
瘦果上部被长柔毛;叶边缘皱波状;基部鞘内有厚棉毛。
棉毛鸦葱
5
瘦果光滑无毛;叶平。基部鞘内无棉毛。
6
6
茎被污白色蛛丝状短毛,紧接头状花序下的毛较稠密。
毛梗鸦葱
6
植株光滑无毛。
7
7
头状花序大;总苞圆柱状,直径1-1.5厘米。
光鸦葱
7
头状花序小;总苞狭圆柱状,直径0.5厘米。
轮台鸦葱
8
瘦果光滑无毛。
9
8
瘦果被稀疏或稠密长柔毛。
12
9
植株低矮,高3-8厘米,或植株无茎或几无茎。
10
9
植株较高大,高5-53厘米;茎或花葶明显高出植丛。
11
10
叶不为丝状或丝状线形;冠毛与瘦果连接处无蛛丝状毛环。
小鸦葱
10
叶丝状或丝状线形;冠毛与瘦果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
丝叶鸦葱
11
基生叶较宽、宽卵形、宽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明显皱波状。
桃叶鸦葱
11
基生叶较狭窄,线形、线状披针形、线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缘平或稍见皱波状。
鸦葱
12
叶边缘平,不为皱波状。
东北鸦葱
12
叶边缘皱波状。
毛果鸦葱
13
瘦果无毛。
14
13
瘦果被长柔毛。
20
14
叶边缘皱波状。
皱叶鸦葱
14
叶边缘平,不为皱波状。
15
15
二年生草本,叶,特别是基生叶羽状分裂。
准噶尔鸦葱
15
多年生草本;叶不分裂。
16
16
根无串珠状块根或块根。
17
16
根为串珠状块根或块根。
19
17
瘦果沿肋有脊瘤状突起;冠毛与瘦果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
基枝鸦葱
17
瘦果沿肋无脊瘤状突起;冠毛与瘦果连接处无蛛丝状毛环。
18
18
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排成伞形花序;冠毛5根超长。
华北鸦葱
18
头状花序成伞房总状花序;冠毛5-10根超长。
北疆鸦葱
19
叶顶端钩状弯曲。
细叶鸦葱
19
叶顶端不呈钩状弯曲。
帕米尔鸦葱
20
叶边缘皱波状;根有球形膨大的块根。
皱波球根鸦葱
20
叶平,边缘不为皱波状。
21
21
盐渍地植物;茎有对生的叶;叶基质地厚。
蒙古鸦葱
21
非盐渍地植物;叶质地薄,互生。
22
22
根无球状膨大的块根;总苞片顶端针刺状渐尖。
剑叶鸦葱
22
根有球状膨大的块根;总苞片顶端急尖。
灰枝鸦葱
《中国植物志》第80(1)卷(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