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毛苣属菊科
Soroseris Stebbins (Compositae)
213. 绢毛苣属Soroseris Stebbins
名称文献:Stebbins in Mem. Torr. Bot. Club 19 (3): 3. 27. 1940.
形态特征: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时粗厚而中空,或茎极短缩或无茎,有时有直立的地下茎。叶沿茎螺旋状排列或在茎基或根端排列成莲座状,羽状分裂或皱波状锯齿或不分裂,叶形各样,地下茎上的叶鳞片状,卵形或披针形,无色或白色。头状花序多数或极多数,沿茎排列成长或短圆柱花序或在茎基或根端的莲座状叶丛中排成半球状的团伞花序,含4-6枚舌状小花。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层,外层2枚,线形,内层4-5枚,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近等长,基部粘合或结合。舌状小花黄色,极少白色或黄色。花柱分枝细,平凸状,顶端钝;花药基部附属物短尾状。瘦果长圆柱状或长倒圆锥形,微扁,顶端无喙,有多数(17-30条)粗细不等纵肋。冠毛3层,等长,锯齿状,基部不连合成环,分散脱落。
产地分布:全属约6种,主要分布喜马拉雅山区及我国西部及西南部。
检索表
1
头状花序极多数,沿茎排列成稠密的长5-14厘米的长圆柱状花序。
柱序绢毛苣
1
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集成团伞花序,生于茎端或基生叶的莲座状中或莲座状叶丛上。
2
2
叶不裂。
3
2
叶羽状或皱波状羽状分裂。
4
3
叶线舌形、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
空桶参
3
叶匙形、卵圆形、宽椭圆形、近圆形或倒卵形。
绢毛苣
4
叶边缘不平整,皱波状羽状分裂。
皱叶绢毛苣
4
叶边缘平,绝不为皱波状。
5
5
植株 (叶、花梗、总苞片) 无毛。
金沙绢毛菊
5
植株 (叶、花梗及总苞毛) 被稀疏或稠密长柔毛。
羽裂绢毛苣
《中国植物志》第80(1)卷(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