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科
Ulmaceae
榆科 ULMACEAE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芽具鳞片,稀裸露,顶芽通常早死,枝端萎缩成一小距状或瘤状凸起,残存或脱落,其下的腋芽代替顶芽。单叶,常绿或落叶,互生,稀对生,常二列,有锯齿或全缘,基部偏斜或对称,羽状脉或基部3出脉(即羽状脉的基生1对侧脉比较强壮),稀基部5出脉或掌状3出脉,有柄;托叶常呈膜质,侧生或生柄内,分离或连合,或基部合生,早落。单被花两性,稀单性或杂性,雌雄异株或同株,少数或多数排成疏或密的聚伞花序,或因花序轴短缩而似簇生状,或单生,生于当年生枝或去年生枝的叶腋,或生于当年生枝下部或近基部的无叶部分的苞腋;花被浅裂或深裂,花被裂片常4-8,覆瓦状(稀镊合状)排列,宿存或脱落;雄蕊着生于花被的基底,在蕾中直立,稀内曲,常与花被裂片同数而对生,稀较多,花丝明显,花药2室,纵裂,外向或内向;雌蕊由2心皮连合而成,花柱极短,柱头2,条形,其内侧为柱头面,子房上位,通常1室,稀2室,无柄或有柄,胚珠1枚,倒生,珠被2层。果为翅果、核果、小坚果或有时具翅或具附属物,顶端常有宿存的柱头;胚直立、弯曲或内卷,胚乳缺或少量,子叶扁平、折叠或弯曲,发芽时出土。
产地分布:本科16属约230种,广布于全世界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产8属46种,10变种,分布遍及全国。另引入栽培3种。
功能用途:本科多数种类的木材材质优良,可供建筑、家具、器具、造船、车辆、桥梁、农具等用材;枝皮及树皮纤维可代麻,通常用以粘合香料制“香”,榆实可食,种子油可供医药和轻、化工业用。糙叶树、白颜树属及朴属大多数种类的种子油可制肥皂或作润滑油。
检索表
1
果为周围有翅的翅果,或为周围具翅或上半部具鸡头状窄翅的小坚果。
2
1
果为核果。
4
2
叶基部3出脉,基出的1对侧脉近直、伸达叶的上部,侧脉先端在未达叶缘前弧曲,不伸入锯齿;花单性同株,雄花数朵簇生于当年生枝的下部叶腋,花药先端有毛,雌花单生于当年生枝的上部叶腋;小坚果周围有翅,具长梗。
青檀属
2
叶具羽状脉,侧脉直,脉端伸入锯齿;花两性或杂性,花药先端无毛。
3
3
翅果周围有翅;花两性,常多数在去年生枝(稀当年生枝)上的叶腋排成簇状聚伞花序,或花序轴短缩而成簇生状,稀为短聚伞花序或总状聚伞花序,或散生于当年生枝的基部或近基部,花通常先叶开放,稀与叶同时开放或秋冬季开放;小枝无刺;叶的基部常多少偏斜,边缘具重锯齿或单锯齿。
榆属
3
小坚果偏斜,在上半部具鸡头状的窄翅;花杂性,单生或2-4朵簇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与叶同时开放;小枝具坚硬的棘刺;叶的基部不偏斜,边缘具单锯齿。
刺榆属
4
叶具羽状脉。
5
4
叶基部3出脉(即疏生羽状脉之基生的1对侧脉比较强壮),稀基部5出脉、掌状3出脉或羽状脉。
6
5
叶缘有锯齿,侧脉直,先端伸入锯齿;托叶小,离生;花杂性,雄花数朵簇生于幼枝的下部叶腋,雌花或两性花单生(稀2-4朵簇生)于幼枝的上部叶腋;果的上部偏斜或近于偏斜,宿存柱头偏生,喙状,几无梗或有短梗。
榉属
5
叶全缘或中上部具疏浅的锯齿,侧脉先端在未达叶缘前弧曲而彼此相连;托叶大,腋生,常基部合生;花单性,雌雄异株稀同株,为腋生的聚伞花序,或雌花单生叶腋;果不偏斜,宿存柱头2,条形,有梗。
白颜树属
6
叶的侧脉直,先端伸入锯齿;花单性,雄花成密集的聚伞花序、腋生,雌花单生叶腋;果端宿存柱头2,条形,弯曲。
糙叶树属
6
叶的侧脉先端在未达叶缘前弧曲,不伸入锯齿。
7
7
花单性或杂性,具短梗,多数密集成聚伞花序而成对生于叶腋;果较小,直径1.5-4毫米,具宿存花被片和柱头,果梗极短;叶基部3出脉,稀基部5出脉或羽状脉,基部近对称或微偏斜,边缘具细锯齿。
山黄麻属
7
花杂性,具长梗,少数至10余朵集成小聚伞花序或因总梗短缩而似簇生状,或因退化而花序仅具1花,幼枝下部无叶部分生雄花序,上部叶腋的花序为杂性,雌花或两性花多生于花序分枝顶端;果较大,直径5-15毫米,无宿存花被片和柱头,无宿存花被片和柱头,果梗较长;叶基部3出脉,稀掌状3出脉,基部常偏斜,边缘全缘或近基部或中下部通常全缘,其上常有较粗或较疏的锯齿。
朴属
《中国植物志》第22卷(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