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 Ind. 2:342. 1832.
≡Cassia bicapsularis L. Sp. Pl. 1:376. 1753;广州植物志 323. 1956;海南植物志 2:231. 1965;广东植物志 5:183. 2003;澳门植物志 1:299. 2005.
灌木,高2-4m,多分枝,枝条无毛。羽状复叶长10-13cm,有小叶3-4对;托叶条形,长5-6mm,早落;叶柄长2.5-3cm,无腺体,与叶轴均于幼时疏被长柔毛,后变无毛;在叶轴上,最下方1或2对小叶之间有1枚椭圆形的腺体;小叶片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2.5-4.5cm,宽1.5-2cm,两面无毛,基部圆,微偏斜,边缘淡黄色,先端圆或钝,侧脉纤细。花序为伞房状总状花序,生于分枝的上部叶腋,与叶近等长,有花8-14朵;花序梗、花序轴与花梗均近无毛;苞片条形,长约2mm,早落;花梗长短不一,下部的长2.5-3mm,向上部的渐短;萼片5,黄绿色,无毛,长圆形,外轮的2片较小,长约7mm,内轮的3片较大,长约1cm;花瓣5,黄色,最上方的1片倒心形,较狭,侧生的2片倒卵状长圆形,下方的2片长圆形,均长约2cm,几无瓣柄;雄蕊10,仅7枚能育,其中下方的2枚长于花瓣,花药较大,在此2枚之间的1枚短于花瓣,花药也较小,中间的4枚甚短,花药也最小,上方的3枚退化;子房条形,无毛。荚果圆柱形,长14-16cm,直径约1.5cm。种子椭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2月。
产地:仙湖植物园(李沛琼 3266),全市各地普遍栽培。
分布:原产美洲热带。全球热带地区普遍栽培。台湾、福建、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和云南亦普遍栽培。
用途:花美丽色艳,开花期长,观赏价值高,为优良的木本花卉。宜植作绿篱、道路分隔带以及在庭园中丛植或片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