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歧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Cav.) C. Chr.
Platycerium bifurcatum(Cav.)C. Chr. Ind.Fil.496. 1906.
草本,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鳞片基部着生或盾状着生,先端渐尖,红棕色。叶二型,基生不育叶无柄, 直立或贴生,长 18~60cm,边缘全缘、浅裂至四回分叉,裂片不等长,叶脉下陷;能育叶直立,伸展或下垂, 通常不对称,基部楔形,长 0.25~1m,宽 0.5~7.5cm,隔丝呈毛状。孢子黄色。
产地:仙湖植物园(曾春晓等 0026)有栽培。
分布: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地区。
用途:本种广为栽培,有一些栽培变型,能育叶二至五回鹿角状分枝,叉裂成不对称或多少对称的裂片, 裂片先端部分能育,其形态高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深圳植物志》第1卷
6800
6800
图 170 二歧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6800
图 170 二歧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图 170 二歧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1. 植株;2. 能育叶的一部分,裂片先端的下面密生孢子囊群。(崔丁汉绘)(绘)
图 170 二歧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1. 植株;2. 能育叶的一部分,裂片先端的下面密生孢子囊群。(崔丁汉绘)
版权所有 ©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9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0755)2573 8430 Email:fsz@ipla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