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 Jap. 307. 1784.
多年生草本,高0.5-1.5(-2)m。根状茎短。茎直立,下部或全部淡紫红色,通常不分枝,被白色短柔毛。叶对生;茎基部叶花期萎谢;茎中部叶叶柄长1-2cm,密被长或短柔毛及腺点;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20cm,宽2-6.5cm,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或重锯齿,先端渐尖,两面粗涩,被长或短柔毛及黄色腺点,下面沿脉毛较密,侧脉每边约7条,自茎中部向下和向上的叶渐小,但与中部叶同形。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及枝端排成紧密的伞房花序状的聚伞花序,少数为大型的复伞房花序状的聚伞花序;总苞钟形,长5-6mm;总苞片3层,绿色或带紫红色,外层总苞片极短,披针形,长1-2mm,中层及内层总苞片渐长,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6mm,先端钝或圆形;花5朵;花冠长约5mm,白色带红紫色或粉红色,外有稠密的黄色腺点。瘦果椭圆形,长3-3.5mm,淡黑褐色,具5棱,被多数黄色腺点;冠毛白色,长约5mm。花期:6-11月。果期:6-11月。
产地:梧桐山(高蕴璋545,IBSC)。生于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水湿地及河岸。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和甘肃。日本和朝鲜半岛。
用途:全草药用,有清热、消炎、活血和化痰、消肿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