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组天南星科天南星属
Sect. Trisecta Schott (Araceae)
组4. 新月组——Sect. Trisecta Schott.
名称文献:Sect. Trisecta Schott., Prodr. 25 et 27., 1860 p. p.; Hara Fl. E. Himal. ed. 2: 329. 1971. ——Sect. Speciosa Engl. in Engl., Pflanzenr. 73 (4, 23F): 151, 193. 1920. ——Sect. Wallichiana Engl. l. c. 151 et 211. 1920 excl. A. delavayi. ——Sect. Lunata Engl., l. c. 151 et 215. 1920.
形态特征:植物具球形块茎或粗厚根茎。叶片3(-5)全裂。佛焰苞檐部下弯成盔状,常宽阔,有时翼状扩展。附属器长鞭状,伸出甚长,下部增粗,下部线形下垂,基部常扩大为肉质的圆盘,具柄。花药药室通常顶部融合,裂缝呈马蹄形或新月形。
检索表
1
根茎横走;叶中裂片长胜于宽,明显具柄,边缘红色;佛焰苞暗紫色,檐部长卵状披针形;附属器长鞭状,长20-80厘米。
美丽南星
1
块茎球形,卵状圆锥形。
2
2
叶中裂片椭圆形,卵形,菱形,长胜于宽。
3
2
叶中裂片倒卵形、倒心形或倒三角形,长小于宽。
11
3
叶裂片侧脉极多数,近平行,背面强烈隆起;附属器具柄,基部扩大为圆锥形。
多脉南星
3
叶脉较稀疏。
4
4
叶裂片边缘红色;佛焰苞檐部倒卵形,暗紫色,背面有白色纵条纹,两侧有白色网纹。
网檐南星
4
叶裂片边缘不为红色;佛焰苞檐部有网纹或否。
5
5
佛焰苞檐部无网纹,两侧不扩大成翅状。
6
5
佛焰苞檐部两侧扩大成翅状,具白色或绿色网纹。
9
6
附属器下部增粗为纺锤形或圆锥形,粗约1厘米,基部渐狭为柄,不为截形,长15-45厘米。
高原南星
6
附属器基部明显扩大,基部截形,明显具柄。
7
7
佛焰苞檐部紫色无条纹,3裂,其中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侧裂片长圆形,长1.5厘米,宽1.3厘米。
腾冲南星
7
佛焰苞檐部全缘,长圆形或卵形。
8
8
佛焰苞檐部暗紫色或黄绿色,管部暗紫色具白色条纹,内面具纵肋;附属器下部圆锥形,具细皱,粗5-8毫米,长8-21厘米,叶裂片全缘。
藏南星
8
佛焰苞檐部暗紫色,管部无白色条纹,内无纵肋;附属器下部3.5厘米粗圆锥状,粗1.5-1.8厘米,全长13.5-14.5厘米;叶裂片具不规则的波齿。
粗序南星
9
附属器具疣突,基部扩大成盘状,基底截形;叶1,花叶同时出现。
冀檐南星
9
附属器无疣突,基部不扩大成盘状,圆柱形,渐狭为柄;叶1(-2)。
10
10
块茎圆球形,直径3-7厘米;叶于花后出现;花序单性。
凌云南星
10
块茎卵状圆锥形,长9厘米,粗达5厘米;花叶同出;雌花序单性,雄花序基部有2轮能育雌花。
会泽南星
11
附属器基部以上密被苍白色乳突状疣;佛焰苞白绿色、淡黄色、紫色,具白色或黄色条纹。
疣序南星
11
附属器光滑。
12
12
叶柄和花序柄具疣突或弯刺。
13
12
叶柄和花序柄光滑。
14
13
附属器狭圆锥形,钝,近直立,长6.5厘米;叶柄、花序柄及叶背有弯刺。
刺柄南星
13
附属器下部圆锥状,中部以上渐细成线形,共长12-28厘米,下弯或之字形上升;叶柄及花序柄具疣突。
象南星
14
叶小,中裂片长宽1.8-4.3厘米;附属器纤细,短于佛焰苞檐部,具短柄,基部骤然扩大成环状,先端下弯。
小南星
14
叶大,中裂片长宽8厘米以上。
15
15
附属器几直立,长6-8厘米,基部环状扩大并具圆齿。
黑南星
15
附属器下弯或之字形上升,基部不扩大为环状。
16
16
叶裂片边缘浅波状。
相岭南星
16
叶裂片全缘。
17
17
叶中裂片一般长15-26厘米,宽18-28厘米;附属器下部圆锥状,粗1.2厘米,全长20厘米,至喉部外弯,下垂。
川中南星
17
叶较小,中裂片长8-11厘米,宽8-12厘米;附属器基部骤然扩大,粗5-10毫米,至喉外之字形上升,稀下垂。
象南星
《中国植物志》第13(2)卷(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