苣荬菜
Sonchus arvensis L.
Sp. Pl. 2: 793. 1753.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垂直直伸,多少有根状茎。茎直立,有纵沟纹,不分枝,下部无毛,上部初时多少被白色绵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叶片草质,基生叶多数与茎下部叶均为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0-28(-30)cm,宽1.7-4cm,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基部呈耳状,半抱茎,边缘有不规则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稀不分裂,侧裂片2-5对,裂片边缘具软刺毛状尖齿,先端钝圆或渐尖,茎上部叶渐小,近无柄,叶片条形,背面稍呈灰白色,全部叶两面均无毛。头状花序在茎端排成伞房花序状的聚伞花序;花序梗密被蛛丝状毛和腺毛或无毛;总苞钟形,长1-1.5cm,宽0.8-1cm;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短小,披针形,长4-6mm,宽约1mm,中、内层较长,披针形,长约1.5cm,宽约3mm,沿中脉被腺毛或基部被白色绒毛;舌状花多数,舌片黄色。瘦果长圆形,长3.5-4mm,宽约1mm,稍压扁,每面有3-4条纵肋,肋间有横皱纹,微粗糙;冠毛白色,长1.5cm,柔软,易脱落。花期:5-9月。果期:5-9月。
产地:南澳(张寿洲等 5386)、马峦山(张寿洲等 1364)、龙岗(张寿洲等 0361),深圳各地均有分布。生于田野、林缘、山坡草地或路旁,海拔30-500m。
分布:辽宁、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和山西。亚洲和欧洲各国。
用途: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和利湿之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深圳植物志》第3卷 540页
2434
图 562 苣荬菜 Sonchus arvensis
2434
图 562 苣荬菜 Sonchus arvensis
1.植株的下部和叶;2. 植株的上段,示茎上部叶和花序;3. 外层总苞片;4.内层总苞片;5. 花序梗的一段放大,示其上的腺毛;6. 舌状花;7. 瘦果。(李志民绘)
1.植株的下部和叶;2. 植株的上段,示茎上部叶和花序;3. 外层总苞片;4.内层总苞片;5. 花序梗的一段放大,示其上的腺毛;6. 舌状花;7. 瘦果。(李志民绘)
版权所有 ©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9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0755)2573 8430 Email:fsz@ipla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