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hioglossum vulgatum L. Sp. Pl. 2:1062. 1753.
植株高 5~15cm。根状茎肉质,短而直立,具多条肉质粗根;有些肉质粗根如匍匐茎一样向四面横走, 并能无性繁殖生出新植株。叶单生或 2~3 叶簇生;总叶柄长 2~6cm,其下部深埋于土中,下半部为灰白色,上部绿色;叶二型;不育叶为卵状长圆形或狭卵形,长 3~6cm,宽 1~2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急剧变狭并稍下延,无柄,厚草质,边缘全缘,叶脉网状,无内藏小脉,两面可见。孢子叶长 4~8cm 或更长, 自不育叶基部生出;孢子囊穗长 1~3cm,宽约 1.5mm, 先端尖,远高出于营养叶之上。
产地:七娘山、南澳(张寿洲等 2003)、梧桐山(王学文等 1,IBSC)、仙湖植物园(陈珍传 011644)。生于山地路边草丛中,海拔 50~400m。
分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及台湾、香港、澳门、海南,向北到陕西、河南、甘肃、西藏、吉林。北半球温带地区广布。
用途:全草供药用,有消肿解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