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生草本。假鳞茎球茎状或块状,通常球形,生于地下或近地面上,具少数节,节间常膨大呈短根状茎而密集,节上疏生少数较粗厚的根。叶数枚,从假鳞茎节上生出;叶片上部较大,基部收缩成1叶柄状的长柄;叶柄状的柄常互相套叠成假茎,具关节。花序为顶生总状花序,从假鳞茎基生节上生出;花序梗基部直立,上部作180°弯曲而俯垂;花序轴下垂,短,着花几朵至多朵并密集呈头状;花中等大或较小,不宽展开,但不倒置 (唇瓣位于上方) ;萼片与花瓣相似,或花瓣较短而稍宽,分离,常多少靠合;唇瓣不分裂或不明显3裂,基部着生于短的合蕊柱足上,与合蕊柱足共同形成各种形状的囊,具不明显的距;粘盘通常具1胼胝体或瘤状突起;合蕊柱短,具短的合蕊柱足;能育雄蕊1枚,花药生于合蕊柱顶端,向前俯倾,1室或不完全2室,具平滑的药帽;花粉团2,通常有裂隙,蜡质,具宽阔的粘盘柄和较大的粘盘。果为蒴果。
约1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南部诸岛屿。深圳有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