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属黄杨科
Buxus L. (Buxaceae)
1.黄杨属——Buxus L.
名称文献:L. (Syst. Nat. 9. 1735; Gen. Pl. 284. 1737); Sp. Pl. ed. 1: 983. 1753; Baill. Monogr. Bux. 58. 1859; Mull.-Arg. in. DC. Prodr. 16 (1): 13. 1869; Benth. et Hook. f. Gen. Pl. 3: 266. 1880; Hatusima in Journ. Dept. Agr. Kyusyu Univ. 6 (6): 262. 1942; Hutch. Gen. Flow. Pl. 2: 108. 1967.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或薄革质,全缘,羽状脉,常有光泽,具短叶柄。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腋生或顶生,总状、穗状或密集的头状,有苞片多片,雌花一朵,生花序顶端,雄花数朵,生花序下方或四周;花小;雄花;萼片4,分内外两列,雄蕊4,和萼片对生,不育雌蕊1;雌花;萼片6,子房3室,花柱3,柱头赏下延。果实为蒴果,球形或卵形,通常无毛,稀被毛,熟时沿室背裂为三片,宿存花柱角状,每片两角上各有半爿花柱,外果皮和内果皮脱离;种子长圆形,有三侧面,种皮黑色,有光泽,胚乳肉质,子叶长圆形。
产地分布:本属约有70余种。分布于亚洲、欧洲、热带非洲以及古巴、牙买加等处。我国已知约17种及几个亚种和变种,西自西藏,东至台湾,南自海南岛,西北至甘肃南部均产,但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
检索表
1
雌花在受粉期间,花柱远较子房为长(花柱和子房长度为2:1或3:1);雄花有花梗;不育雌蕊高度不达萼片长度的1/2*。
2
1
雌花在受粉期间,花柱和子房等长,或稍超过,或短于子房。
7
2
花序大,长1-1.5厘米,宽7-10毫米;苞片多片,覆瓦状紧密排列;花柱狭长、弯曲,较子房长三倍。
大花黄杨
2
花序较小,长常在1厘米以下;花后花序轴伸长,苞片排列较疏散。
3
3
叶干后侧脉间有和侧脉多少平行的凸纹多条,外观上叶两面均布满致密、羽状皱纹,侧脉反不明显;枝、小枝、叶柄及叶中脉均密被匀细短柔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7厘米;果上宿存花柱长约7毫米。
毛枝黄杨
3
叶面侧脉及支脉均致密明显,干后侧脉间无上述凸纹。
4
4
叶阔卵形或椭圆形,基部通常圆形(叶的大小有很大变化);花柱扁阔,基脚极宽。
阔柱黄杨
4
叶椭圆伏披针形、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基部楔形。
5
5
至少有一部分叶阔大而呈椭圆状披针形,长8.5-12厘米,宽3-3.8厘米;小枝无毛。
海南黄杨
5
叶多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不超过7厘米,宽不超过2厘米。
6
6
叶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花柱末端较狭长,向外卷曲;小枝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
杨梅黄杨
6
叶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2-3.5厘米,宽7-10毫米;花柱末端较短阔,不向外卷曲;小枝被短柔毛。
7
不育雌蕊高度不超过萼片长度的1/2(仅线叶黄杨的不育雌蕊高度可达萼片长度的2/3,叶线形)。
8
7
不育雌蕊高度和萼片长度相等,或超过萼片(稀为萼片长度的2/3,但此时叶决非线形)。
15
8
叶常大形,最长时7-8厘米,有长圆状或椭圆伏披针形等叶形,光亮,两面侧脉明显;小枝无毛, 或近于无毛;雄花有短梗;受粉期间,花柱较子房为长;蒴果光滑,宿存花柱挺出,长可达5毫米(本种有的植株叶长仅4厘米左右,披针形,但其他形态和下面8不同)。
大叶黄杨
8
叶较小或较窄。
9
9
叶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6厘米,宽15-2.5厘米;小枝被毛。
10
9
叶狭窄时呈匙形、披针状或匙伏线形以至线形,短小时呈倒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均长在3厘米以下(稀达4厘米),宽在1厘米以下;小枝被毛或无毛。
11
10
叶两面均被细绒毛,后变近于无毛,侧脉不明;雄花无花梗;受粉期间,花柱和子房等长;蒴果无毛。
软毛黄杨
10
叶无毛,叶面侧脉明显;雄花有花梗。受粉期间,花柱多少较子房为短;蒴果被毡伏微细毛。
毛果黄杨
11
叶面通常无侧脉,干后具皱纹;叶形为椭圆形或长圆形。
皱叶黄杨
11
叶面有明显的侧脉,干后无皱纹;叶形多种。
12
12
小枝密被短柔毛;叶通常狭倒卵形、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2厘米,宽4-8毫米。
狭叶黄杨
12
小枝无毛,或被较少的短柔毛;叶狭长圆形、狭倒披针形、匙形或线形等。
13
13
幼果被微硬绒毛,后变无毛或近无毛;雄花无花梗;叶狭长圆形、倒披针形或近于线形,长1.5-2(-3)厘米,宽2.5-4(-8)毫米;或倒卵状匙形或匙形,长8-12毫米,宽3-4毫米;叶面侧脉与中脉约成45度角。
头花黄杨
13
幼果无毛;雄花有花梗;叶面侧脉与中脉约成30-35度角。
14
14
叶匙形、稀狭长圆形,基部楔形,长2-3.5(-4)厘米,宽5-8(-9)毫米;不育雌蕊高度约为萼片长度的1/2。
匙叶黄杨
14
叶为两端渐狭的线形,稀线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3-5毫米;不育雌蕊高度约为萼片长度的2/3。
线叶黄杨
15
叶两面中脉及侧脉均明显凸出;叶形为匙形至倒卵形,长2-4厘米,宽8-18毫米。
雀舌黄杨
15
叶两面均无侧脉,或仅叶面有侧脉;叶形种种。
16
16
叶两面均无侧脉,亦无皱纹;雄花有短梗;叶形为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1-1.6厘米,宽4-6毫米。
宜昌黄杨
16
叶面有侧脉(变种中有叶面无侧脉而仅具皱纹的);雄花无花梗;叶形通常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5-3.5厘米,宽0.8-2厘米(亚种、变种的叶形和大小有很大变化)。
黄杨
《中国植物志》第45(1)卷(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