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Vahl, nom. conserv.
名称文献:Vahl, Enum. Pl. II (1806) 285 ——Iria L. C. Rich. in Pers. Synops.I (1805) 60, nom. rejic.——Iriha O. Ktze. Rev. Gen. Pl. II (1891) 751, nom. rejic.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或不具根状茎,很少有匍匐根状茎。稈丛生或不丛生,较细。叶通常基生,有时仅有叶鞘而无叶片。花序顶生,为简单、复出或多次复出的长侧枝聚繖花序,少有集合成头状或仅具一个小穗。小穗单生或簇生,具几朵至多数两性花;鳞片常为螺旋状排列或下部鳞片为二列或近于二列,最下面1-2(-3)片鳞片内无花;无下位刚毛;雄蕊1-3个;花柱基部膨大,有时上部被缘毛,柱头2-3个,全部脱落。小坚果倒卵形、三稜形或双凸状,表面有网纹或疣状突起,或两者兼有,具柄(子房柄)或柄不显著。
产地分布:全世界的约有130多种,中国产47种,广布于全国各省。
检索表
2
小穗2至多数,少有只1个小穗;苞片非鳞片状;叶存在。
3
3
柱头3,少有2个,花柱不扁,很少近于扁,顶部无毛。
5
根状茎通常短或具匍匐根状茎。叶舌短,具缘毛。
10
7
鳞片黄缘色。小坚果两侧具乳头状突起,突起后来脱落。
8
8
鳞片的短尖长而向外弯,形成刺蝟状的小穗。小坚果扁。
9
柱头2;苞片长于花序。小坚果椭圆状倒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
10
小坚果黄白色,从不为黑色;柱头3,非砂地生长的植物。
10
小坚果紫黑色;柱头2-3个。无叶舌,海边、河滩砂土上生长的植物。
11
多数鳞片顶端无短尖,具3条脉。具匍匐根状茎。小坚果果宽倒卵形,长1毫米。苞片钻状或鳞片状。
12
鳞片有5-7条脉,背面具龙骨状突起。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长约2毫米。叶鞘不扁,背面不为龙骨状突起。
12
鳞片有1条脉,背面具锐的龙骨状突起。小坚果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约1.5毫米。叶鞘扁,背面具龙骨状突起(变种的叶鞘往往不扁,亦无龙骨状突起)。
13
植物各部密被白色绢毛。小穗集合成头状,长6-10毫米,宽(成熟的)2-3.5毫米,顶端急尖。根状茎长,分枝。
13
植物各部无毛。小穗不集合成头状(在黑果飘拂草F. cymosa 中有时为头状)。根状茎短,不分枝。
14
14
鳞片较大,三角状卵形,顶端有短尖,长4.5毫米;小穗较大,长6-10毫米,宽2.5-4毫米;柱头2。
14
鳞片较小,长1.25-2毫米,顶端钝,无短尖;小穗小,长3-6毫米,宽1.5-2.5毫米。
15
15
小坚果三稜形,很少双凸状。柱头一般3个,很少有2个;小穗多个集合在一起。
15
小坚果一般双凸状,很少三稜形。柱头一般2个,很少3个;小穗单生或几个簇生。
16
叶片侧扁,剑状;鞘侧扁。苞片刚毛状,基部较宽;小穗球形或近球形,长1.5-5毫米;鳞片卵形顶端钝圆,长1毫米;柱头3。
17
长侧枝聚繖花序一般多次复出;鳞片中脉两侧各有2或1条深褐色线条;小穗或多或少急尖。
18
17
长侧枝聚繖花序简单或近于复出或只一个小穗;鳞片中脉两边无深褐色线条;小穗或多或少钝圆。
19
18
小坚果较大,长1毫米多。雄蕊3;小穗一般较大,长3-7毫米。
18
小坚果较小,长0.8毫米。雄蕊1,少有2;小穗一般较小,长2-3(-5) 毫米。
19
具叶。苞片刚毛状,下部较宽;长侧枝聚繖花序一般变有多数小穗。
19
稈不具叶,不育根出苗则具叶。苞片披针形,具褐色膜质的边;长侧枝聚繖花序具少数小穗或只有一个小穗。
20
小穗由于鳞片具龙骨状突起而具稜角。无根状茎。
31
21
小穗少数以至多数(锈鳞飘拂草F. ferruginea 小穗有时只1-3个,且鳞片只1条脉,稈基部具无叶片的鞘)。
22
22
小穗线状长圆形,少有狭披针形。小坚果表面具线状长圆形网纹。无根状茎。
23
具匍匐根状茎。小坚果表面具横长圆形网纹,长1.3毫米,纵肋隆起不显著。
23
无匍匐根状茎。小坚果表面多数具六角形网纹(两歧飘拂草F. dichotoma的小坚果表面具长圆形网纹,但纵肋显著隆起;锈鳞飘拂草F. ferruginea的网纹不明显)。
24
24
稈基部具无叶片的鞘。鳞片有1条脉,背面上部被短柔毛。叶宽1毫米。小坚果近于平滑。锈鳞飘拂草F. ferrugineae (Linn.) Vah
24
稈基部不具无叶片的鞘。鳞片具3至多条脉,背面无毛。叶宽于1毫米。
25
25
根状茎木质,横生。稈基部通常有老叶鞘。鳞片具多条脉。叶鞘和叶片被短柔毛。
26
小坚果表面有横长圆形网纹,纵肋显著隆起,基部有褐色短柄。叶与叶鞘有时被疏柔毛。
28
小穗单生于辐射枝顶端,辐射枝细长;鳞片灰绿色。
28
小穗指状簇生或单生于辐射枝顶端,辐射枝粗壮;鳞片麦稈黄色。
29
小坚果灰黑色,倒卵形,表面具横长圆形网纹和疣状突起,柄极短。为砂土生植物。鳞片黄色或灰白色。细叶飘拂草F. polytrichoides (Retz. ) Vahl
29
小坚果黄白色或褐色,宽倒卵形,表面具六角形网纹。非砂土生植物。
30
鳞片宽大于长或宽与长几相等,黄白色。小坚果黄白色,具黄白色短柄。
30
鳞片长大于宽,棕色。成熟小坚果褐色,有褐色柄。
31
花柱基部有疏的长柔毛复盖于小坚果顶部。小坚果近于平滑。
32
鳞片的短尖长,芒状,常向外弯,形成刺蝟状小穗;短尖长1-1.8毫米。
33
鳞片淡棕色。小坚果较大,长约1毫米,表面有不很明显的六角形网纹。叶宽达1毫米。
34
小坚果宽倒卵形,表面具明显横长圆形网纹。叶宽0.7-1.5毫米。
35
小坚果狭长圆形,表面具六角形网纹,有长约0.75毫米的柄。花柱扁,具缘毛;鳞片顶端圆形,具多条脉。稈四稜形。四稜飘拂草 F. tetragona R. Br.
36
柱头3;小穗狭长圆形或棍棒状狭长圆形,较小,长3.5-4.5毫米,1-1.5毫米;鳞片苍白色,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钝,无短尖。小坚果白色,具稀疏疣状突起和近于六角形的网纹。海南飘拂草F. hainanensis Tang et Wang
36
柱头2;小穗卵形,少有卵状披针形,较大,长6-15毫米,宽2-6毫米;鳞片褐色或淡绿色而具有褐色斑块,顶端具短尖;小坚果黄白色,具横的波纹状隆起或边上兼有疣状突起。
37
小穗稍俯垂;鳞片褐色。小坚果具波状隆起和疣状突。
37
小穗直立;鳞片淡绿色,有时带有或大或小的褐色斑块。小坚果具波纹状隆起,但无疣状突起。
38
小穗少数以至多数,排列为长侧枝聚繖花序,少有呈头状。
39
38
小穗1个,顶生;苞片鳞片状;鳞片淡黄绿色,有光泽。
41
小坚果较大,长1-1.2毫米。小穗常2至数个簇生,或单生于辐射枝顶端;鳞片有时呈不明显二列。
41
小坚果小,长0.7-0.9毫米。小穗单生。
42
42
鳞片黄褐色;小穗较大,长6-10毫米;最下面的苞片稍长于小穗,最长不超过小穗的2倍。
42
鳞片红褐色;小穗较小,长3-6毫米;最下面的苞片长通常为小穗的3倍以上。
43
鳞片具锈色细点;小穗具2-3花,宽约1毫米;总花梗和辐射枝很细,辐射枝直径约0.25毫米,无毛。叶片两面都被糙伏毛,向顶端渐狭。苞片叶状,超出花序很多,宽与叶等。
43
鳞片有毛,无微突起的细点。小穗具3朵以上小花;总花梗和辐射枝较粗,被毛。叶顶端骤然急尖。苞片短于花序。
44
44
稈一般高20-40厘米。长侧枝聚繖花序复出。有花鳞片长4-5毫米;小坚果基部狭,几无柄。花柱长4-5毫米。
44
稈高5-13厘米。长侧枝聚繖花序简单,极少近于复出;有花鳞片长3毫米。小坚果基部截形,具很短的柄。花柱长2毫米。
45
小穗3-7(-12)个簇生成头状,卵状披针形;鳞片红褐色,厚纸质,上半部被短硬毛。具叶片。
45
小穗1-2(-6)个簇生于稈的顶端,披针形。鳞片褐色,膜质,无毛。无叶片。
46
小坚果有疣状突起,基部的柄长不到0.5毫米。叶宽0.5-1毫米。
46
小坚果有极少疣状突起,基部具长柄,柄长1毫米多。叶较狭,宽约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