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属豆科
Vigna Savi (Leguminosae)
71. 豇豆属 Vigna Savi
名称文献:Savi in Pisa Nuov. Giorn. Lett. 8: 113. 1824; Hutch. Gen. Fl. Pl. 1: 438. 1964; Verdc. in Gillett et al. Fl. Trop. E. Afr. Legum. Pap. (2): 617. 1971. ——Dolichovigna Hayata, Ic. Pl. Formos. 9:35. 1920.
形态特征:缠绕或直立草本,稀为亚灌木。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或基着。总状花序或1至多花的花簇腋生或顶生,花序轴上花梗着生处常增厚并有腺体;苞片及小苞片早落;花萼5裂,2唇形,下唇3裂,中裂片最长,上唇中2裂片完全或部分合生;花冠小或中等大,白色、黄色、蓝或紫色;旗瓣圆形,基部具附属体,翼瓣远较旗瓣为短,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无喙或有一内弯、稍旋卷的喙(但不超过360°);雄蕊二体,对旗瓣的一枚雄蕊离生,其余合生,花药一式;子房无柄,胚珠3至多数,花柱线形,上部增厚,内侧具髯毛或粗毛,下部喙状,柱头侧生。荚果线形或线状长圆形,圆柱形或扁平,直或稍弯曲,二瓣裂,通常多少具隔膜;种子通常肾形或近四方形;种脐小或延长,有假种皮或无。
产地分布:约15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16种、3亚种、3变种,产东南部、南部至西南部。
检索表
1
托叶基部着生。
2
1
托叶盾状着生。
6
2
托叶基部非2裂。
3
2
托叶基部2裂。
4
3
多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托叶卵形,长3-5毫米;小叶卵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浑圆、钝或微凹,两面被极稀疏的短刚毛至近无毛;花冠黄色;荚果线状长圆形,长3.5-6厘米,宽8-9毫米,老时无毛。
滨豇豆
3
一年生缠绕草本;托叶长三角形,长约2毫米;小叶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两面被糙伏毛;花冠紫色;荚果线状圆柱形,长7-8厘米,宽7毫米,密被锈色长柔毛。
毛豇豆
4
龙骨瓣顶部具弯曲成180°的喙。
野豇豆
4
龙骨瓣无显著的喙。
5
5
小叶披针形,长6-7厘米,宽1.5厘米.先端渐尖而有一短芒,两面被长硬毛;荚果密被长硬毛;花梗短,长2毫米。
狭叶豇豆
5
小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极稀为线状披针形,长2.5-11厘米,宽0.4-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两面疏生短柔毛;荚果被短柔毛;花梗长4-9毫米。
长叶豇豆
6
蔓生草本;茎不缠绕;小叶3裂。
7
6
缠绕草本,小叶全缘。
8
7
小叶深裂至基部成3或5片线状披针形的裂片;托叶披针形;荚果被短硬毛。
乌头叶豇豆
7
小叶3浅裂或3深裂而中裂片阔匙形;托叶卵形;荚果无毛。
三裂叶豇豆
8
荚果被毛。
9
8
荚果无毛。
10
9
直立草本;小叶卵形,长5-16厘米,宽3-12厘米,被疏长毛;荚果长4-9厘米,宽5-6毫米,被散生长硬毛;种子淡绿色或黄褐色,短柱形。
绿豆
9
缠绕草本;小叶近菱形,长4厘米,宽3.5厘米,被硬糙毛;荚果长4.5厘米,宽5毫米,被短糙毛;种子黑色,四棱形。
黑种豇豆
10
托叶小,长4-6毫米。
11
10
托叶较大,长1-1.7厘米。
12
11
托叶披针形,长约4毫米;小叶卵形、圆形、披针形至线形,无毛或被极稀疏的糙伏毛;种子深灰色。
贼小豆
11
托叶卵形,长4-6毫米;小叶倒卵形,斜卵形或椭圆形,被稀疏的糙伏毛;种子暗红色。
琉球豇豆
12
托叶箭头形,长1.7厘米。
赤豆
12
托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1.5厘米。
13
13
托叶长1-1.5厘米;荚果长4-10厘米,宽5-6毫米。
14
13
托叶长近1厘米;荚果长7.5-70(-90)厘米,宽6-10毫米。
15
14
茎无毛;小叶披针形至线形,长4-6厘米,宽约1厘米;花冠长约1厘米。
细茎豇豆
14
茎幼时被黄色长柔毛,老时无毛;小叶卵形或披针形,长10-13厘米,宽(2-)5-7.5厘米;花冠长约1.8厘米。
赤小豆
15
茎、叶近无毛。
豇豆
15
茎、叶被硬糙毛及黄色疏柔毛。
《中国植物志》第41卷(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