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香青菊科香青属
Anaphalis nepalensis (Spreng.) Hand.-Mazz. (Compositae)
49. 尼泊尔香青 打火草,图版34: 11-17
名称文献:Anaphalis nepalensis (Spreng.) Hand. -Mazz., Symb. Sin. 7: 1099. 1936, p. p. et in Act. Hort. Goth. 12: 239. 1938.——Elichrysum nepalense Spreng., Syst. Veg. 3: 485. 1826.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或稍粗壮,有长达20稀40厘米的细匍枝;匍枝有倒卵形或匙形、长1-2厘米的叶和顶生的莲座状叶丛。茎直立或斜升,高5-45厘米,或无茎,被白色密棉毛,有密或疏生的叶。下部叶在花期生存,稀枯萎,与莲座状叶同形,匙形,倒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7厘米,宽0.5-2厘米或较大,基部渐狭,边缘平,顶端圆形或急尖;中部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常较狭,基部稍抱茎,不下延,顶端钝或尖,有细长尖头;上部叶渐狭小;或茎短而无中上部叶;全部叶两面或下面被白色棉毛且杂有具柄腺毛,有1脉或离基三出脉。头状花序1或少数,稀较多而疏散伞房状排列;花序梗长0.5-2.5厘米。总苞多少球状,长8-12毫米,宽15-20毫米,较花盘长;总苞片8-9层,在花期放射状开展,外层卵圆状披针形,长3.5-5毫米,除顶端外深褐色;内层披针形,长7-10毫米,宽2.5-3毫米,白色,顶端尖,基部深褐色;最内层线状披针形,长5-8毫米,有长约全长三分之一的爪部。花托蜂窝状。雌株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雌花,中央有3-6个雄花;雄株头状花序全部有雄花,或外围有1-3个雌花。雄花花冠长3毫米,雌花花冠长约4毫米。冠毛长约4毫米,在雄花上部稍粗厚,有锯齿。瘦果圆柱形,长1毫米,被微毛……。花期6-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广泛产于西藏、甘肃、四川、云南、陕西。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
功能用途:尼泊尔香青在西藏民间用为治咳药。在四川俗名清明草。▽茎较粗壮,高30-45厘米;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萎,长圆状披针形,长达10厘米,渐狭成长柄,头状花序8-15个,排列成疏伞房状,花序梗长1-3厘米或总花序梗更长。
下级列表
尼泊尔香青单头变种
尼泊尔香青伞房变种
尼泊尔香青(原变种)
图版34: 11-17
《中国植物志》第75卷(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