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薹草亚组莎草科薹草属
Subsect. Fuliginosae Tuckerm. ex Kukenth. (Cyperaceae)
亚组1. 黑色薹草亚组 Subsect. 1. Fuliginosae Tuckerm. ex Kukenth.
名称文献:Subsect. 1. Fuliginosae Tuckerm. ex Kuken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38 (IV, 20.): 550. 1909. ——Ustulatae Tuckerm. Enumeratio methodica Caricurn quarun dam 12, 1843.
形态特征:小穗3-7(13) 个,顶生小穗雌雄顺序或雄性;侧生小穗雌性,近棒状长圆形或圆柱形,卵形,花密生,全部或下部的小穗具长柄,通常下垂,少有无柄。苞片短叶状,具鞘或无鞘。雌花鳞片暗褐色,果囊无毛。柱头3个。
形态特征:亚组模式种:黑色薹草 C. fuliginosa Schkuhr.
产地分布:本亚组我国有14种:2亚种。
检索表
1
顶生或全部小穗为雌雄顺序。
2
1
顶生小穗为雄性。
5
2
全部小穗均为雌雄顺序。雌花鳞片顶端长渐尖,显著长于果囊。
类黑褐穗薹草
2
顶生小穗或顶生1-2个小穗为雌雄顺序。
3
3
无匍匐根状茎。顶生1个小穗为雌雄顺序。果囊禾秆色,边缘绿色。
绿边薹草
3
具匍匐根状茎。
4
4
顶生1-2个小穗为雌雄顺序。果囊暗紫红色,顶端急缩成短喙。
喜马拉雅薹草
4
顶生1个小穗雌雄顺序或几乎为雄性。果囊黄绿色,顶端急缩成长喙。
黄绿薹草
5
苞片无鞘。具匍匐根状茎。柱头2个。
双柱薹草
5
苞片具鞘。
6
6
无匍匐根状茎。
7
6
具匍匐根状茎。
10
7
叶宽3-4毫米。果囊狭披针形,上部边缘粗糙。
狭囊薹草
7
叶狭,宽1-2.5毫米。果囊长圆形。
8
8
小穗7-13个。
贡嘎薹草
8
小穗4-6个。
9
9
顶生1个小穗雄性。雌花鳞片椭圆形,顶端钝。
钝鳞薹草
9
上部2-3个小穗雄性,无柄。雌花鳞片宽卵形,先端渐尖。
光头山薹草
10
叶宽1毫米,内卷,顶端拳卷。
11
10
叶宽2-3毫米,平张,先端渐尖。
12
11
侧生雌小穗无柄。果囊先端急缩成长喙。
类短尖薹草
11
侧生雌小穗具柄,纤细,稍下垂。果囊顶端急缩成短喙或无喙。
12
果囊宽椭圆形,具明显色淡之边缘。
扁囊薹草
12
果囊无明显色淡之边缘。
13
13
雌花鳞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毫米,顶端尖。
暗褐薹草
13
雌花鳞片椭圆形,长3-3.5毫米,顶端钝。
青海薹草
《中国植物志》第12卷(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