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柱薹草组莎草科薹草属
Sect. Holarrhenae (Doell) Pax (Cyperaceae)
组59. 二柱薹草组 Sect. 59. Holarrhenae (Doell) Pax
名称文献:Sect. 59. Holarrhenae (Doell) Pax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I, 2: 124, 1887. pro parte——Carex Zweite Rotte Compositae A Holarrhenae Doell Fl. Baden: 245, 1857. ——Sect. Divisae Christ ex Kuken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38 (IV. 20): 119, 1909. pro parte——Sect. Arenariae Kunth, Enum. Pl. 2: 376, 1837. nom. nud.; Kuken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38 (IV. 20): 128, 1909.
形态特征:植株具粗壮的匍匐茎。小穗(除单性外)为雄雌顺序。果囊膜质或厚纸质,脉明显。
形态特征:组选模式种:二列薹草 C. disticha Huds.
产地分布:本组我国有11种,1变种。
检索表
1
果囊厚纸质,边缘加厚,即使有翅也极狭而几乎不明显,脉显著隆起。
库地薹草
1
果囊膜质,边缘(至少上部边缘)具翅,脉虽明显,但不显著隆起。
2
2
果囊边缘上部具翅。
3
2
果囊边缘几乎全部具狭翅。
4
3
果囊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两面全部有小疣和粗硬毛。
疣囊薹草
3
果囊倒卵状长圆形,两面仅上部有小疣和粗硬毛。
帽儿山薹草
4
果囊具毛或具小疣,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
5
4
果囊无毛、无小疣,卵形或椭圆状卵形。
6
5
叶宽2.5-3.5毫米。果囊长3.5-4.5毫米,两面有短柔毛,有时基部有疏长毛。
带岭薹草
5
叶宽1.5-2毫米。果囊长5.5-6.5毫米,上部两面有小疣或稀疏的粗硬毛。
落叶松薹草
6
果囊卵形至宽卵形,两边具极宽的海绵质(两边海绵质的宽度相加超过小坚果的宽度)。
二柱薹草
6
果囊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无海绵质,即使有也比较狭。
7
7
小穗通常单性,雌雄异株,稀同株。果囊通常具少数锈点。
单性薹草
7
小穗常两性,极少单性。果囊无锈点。
8
8
果囊喙口具2齿。
9
8
果囊喙口斜截形,背面深裂。
10
9
果囊先端渐狭成长喙。匍匐茎长,横断面近圆形,生于林中或沙滩上。
山林薹草
9
果囊顶端急缩成短喙。匍匐茎极长,横断面三棱形,植株可漂浮浅水中。
漂筏薹草
10
雌花鳞片长圆形,顶端锐尖,长约4毫米。
胶东薹草
10
雌花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钝,长2-2.2毫米。
陇县薹草
《中国植物志》第12卷(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