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柄薹草组莎草科薹草属
Sect. Gracilis Tuckerm. (Cyperaceae)
组46. 细柄薹草组
名称文献:Sect. 46. Gracilis Tuckerm. (Enum. Meth. Caric. 10, 1843, nomen) ex Kukenth. in Bot. Jahrb. 27: 516, 1899; Ohwi, Cyper. Japon. 1: 464; T. Koyama in Journ. Fac. Sci. Univ. Tokyo III, 8 (4): 161, 1962. ——Sect. Hymenochlaenae Drej. subsect. Graciles (Tuckerm.) Kuken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38 (IV, 20): 599, 1909.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通常无地下匍匐茎。苞片具鞘。小穗几个至多数,单生或几个簇生于苞片鞘内,有的小穗排列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通常两性,少数单性,或两性、单性兼有,两性小穗通常为雄雌顺序,具多数花,少数具几朵花,花疏生或密生;小穗柄细而稍长。果囊双凸状或平凸状;具多条脉,基部常具柄,喙口具两短齿。小坚果扁双凸状或平凸状,花柱基部稍增粗,柱头2个,长或中等长。
检索表
1
果囊长一般不超过4毫米,少数种可达4.5毫米,成熟时呈黄褐色或红褐色,被短硬毛或仅边缘具毛,少数种无毛。
2
1
果囊长4-7.5毫米,成熟时黄绿色或麦秆黄色,无毛或仅喙边缘粗糙。(泸山薹草 Carex lushanensis Kukenth. 果囊长仅3毫米)。
17
2
果囊(喙除外)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4-4.5毫米;柱头长于或近等长于果囊;雌花鳞片稍长或等长于果囊。
3
2
果囊(喙除外)宽卵形、椭圆形或近于圆形,长在4毫米以下;柱头常短于果囊,少数稍长于果囊;雌花鳞片短于果囊。
5
3
雌花鳞片狭卵形或披针形,顶端常具芒或短尖,长常超过果囊。
长柱头薹草
3
雌花鳞片长圆状卵形或狭长圆形,顶端无芒或短尖,几等长或稍短于果囊。
4
4
叶长约为秆的1/3,小穗具疏生的雌花;雌花鳞片等长或稍长于果囊,柱头宿存。
台湾薹草
4
叶长于或等长于秆;小穗具密生的雌花;雌花鳞片等长或稍短于果囊;柱头后期脱落。
长叶薹草
5
小穗多数,全部为两性,雄雌顺序。
6
5
顶生小穗雄性,侧生小穗两性,雄雌顺序,或为单性,全部为雌花。
13
6
小穗排列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果囊长2-3 (4) 毫米,通常无毛。
7
6
小穗单生于或几个出自一苞片鞘内,小穗不分枝,不组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果囊长一般超过3毫米,全部或部分被毛或仅喙边缘粗糙。
10
7
植株粗壮,秆高80-140厘米;小穗线状圆柱形,排列成圆锥花序;雌花鳞片卵形或狭卵形,顶端急尖。
亨氏薹草
7
植株较细弱,秆高40-70厘米;小穗狭长圆形或狭披针形,单生或3-6个出自一苞片鞘内,小穗或下面的小穗常有分枝,排成总状花序,但不为圆锥花序;雌花鳞片宽卵形,顶端钝或圆形。
8
8
根状茎长而匍匐;叶短于秆;小穗4-8个,下面的小穗不分枝。
滇西薹草
8
根状茎短,不为匍匐状;叶等长或近等长于秆,小穗多数,下面的小穗常分枝。
9
9
小穗长8-12毫米;雌花鳞片长约1毫米;果囊长约2.5毫米。
亲族薹草
9
小穗长15-30毫米;雌花鳞片长约3.5毫米;果囊长约4毫米。
日南薹草
10
小穗较多,常1-4个出自一苞片鞘内,长15-30毫米;果囊被白色短硬毛或脉上和边缘被短硬毛。
11
10
小穗3-5个,单生于一苞片鞘内,长8-15毫米;果囊仅边缘被短硬毛。
12
11
小穗通常1-2个出自一苞片鞘内,具密生的雌花;果囊宽椭圆形或近圆形(喙除外),喙短,长约为果囊长的1/4,两面均被白色短硬毛。
褐果薹草
11
小穗通常3-4个出自一苞片鞘内,具疏生的雌花;果囊椭圆形(喙除外),喙中等长,长约为果囊长的1/3,脉上和边缘被短硬毛。
贡山薹草
12
植株较矮小,高10-35厘米;具细长的地下匍匐茎;果囊长3-3.5毫米,仅喙边缘具毛。
仙台薹草
12
植株较高大,高35-100厘米;无地下匍匐茎,果囊长4(4.5)毫米,边缘具疏缘毛。
滨海薹草
13
侧生小穗两性,雄雌顺序。
14
13
侧生小穗单性,全部为雌小穗,或每节上有3-8个小穗簇生于一苞片鞘内,其中一个为雄小穗,其余为雌小穗。
15
14
秆高大而粗壮,高60-100厘米,秆下部30-50厘米以下为深褐色无叶片的鞘所包裹;果囊密生。
柄果薹草
14
秆一般高约50-60(70) 厘米,较细弱,秆下部10厘米以下为褐色的鞘所包裹;果囊疏生。
秋生薹草
15
秆较粗壮;叶片宽4-9毫米;每节上有3-8个小穗簇生于一苞片鞘内,其中一个为雄小穗,偶有顶端具少数几朵雌花,其余为雌小穗;小穗柄被短硬毛。
峨眉薹草
15
秆细弱;叶片宽1-1.5毫米;小穗单生,少有2个生于同一苞片鞘内;小穗柄无毛。
16
16
果囊两面均被短硬毛。
曲氏薹草
16
果囊无毛。
纤细薹草
17
小穗长圆形或长圆状圆筒形,长12-15 (18) 毫米,具密生的果囊;果囊近圆形或宽椭圆形(喙除外),长3-4毫米;小坚果近圆形或宽倒卵形。
18
17
小穗圆柱形,长2-6.5厘米,具疏生的果囊;果囊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喙除外),长5-7.5毫米;小坚果椭圆形或长圆形。
19
18
雌花鳞片披针状卵形;果囊宽椭圆形(喙除外),长约3毫米;小坚果具斑点。
芦山薹草
18
雌花鳞片卵形或狭卵形;果囊近圆形(喙除外),长约4毫米;小坚果无斑点。
圆坚果薹草
19
小穗具很稀疏排列的果囊,长 (4) 5-6.5厘米;果囊披针状长圆形,长6-7.5毫米;小坚果长圆形,成熟时淡黄色,长约3毫米。
华疏花薹草
19
小穗具稍稀疏排列的果囊,长 (1.5) 2-3 (4) 厘米;果囊椭圆形,长5-6毫米;小坚果椭圆形,成熟时褐色,长2-2.5毫米。
20
20
叶片宽2-3.5毫米;花序每节具1个小穗,基生的小穗有时分枝;果囊长约6毫米;小坚果两面压扁。
长穗柄薹草
20
叶片宽5-8毫米;花序每节具1-3个小穗,小穗常分枝;果囊长约5毫米;小坚果双凸状。
二峨薹草
《中国植物志》第12卷(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