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果薹草组莎草科薹草属
Sect. Trachychlaenae Drejer (Cyperaceae)
组15. 糙果薹草组
名称文献:Sect. 15. Trachychlaenae Drejer, Symb. Caric. 9, 1844; Kukenth. in Bot. Jahrb. 27: 529, 1899 et in Engl., Pflanzenr. Heft 38 (IV, 20): 415, 1909. ——Glaucae Aschers., Fl. Brandenb, 1: 783, 1864, pro parte.
形态特征:根状茎有时具地下匍匐茎。苞片叶状或最下面的为叶状,上面的刚毛状。小穗单性或两性兼有,上面的小穗较密集,无柄,最下面的较远离,或多或少具柄,雄小穗通常2-6个;雌小穗2-7个,具密生的多数花,有时上部具雄花。雌花鳞片具短尖或芒。果囊膜质,被白色短硬毛,喙短,喙口微缺;花柱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
检索表
1
根状茎粗短;雄小穗1个,顶生,其余为雌小穗,或有的小穗上部具少数雄花;果囊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2.5毫米,喙口具两短齿。
毛囊薹草
1
根状茎具细长的地下匍匐枝;雄小穗2-6个,生于顶部,其余小穗为两性小穗,雄雌顺序或兼有雌小穗;果囊长2.5-3毫米,喙口截形,稍微凹。
2
2
两性小穗具稍疏生的多数花;雌花鳞片卵形,长约3毫米,顶端具短尖;果囊倒卵形,被疏的短毛;小坚果倒卵形,长约1毫米。
长茎薹草
2
雌小穗和两性小穗具密生的多数花;雌花鳞片披针形,长6-8毫米,顶端具长芒,芒长2-4毫米;果囊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密被白色短硬毛;小坚果圆卵形或近圆形,长约2毫米。
披针鳞薹草
《中国植物志》第12卷(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