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落叶,但在热带地区为常绿,植物体被星状绒毛或黏毛。幼时树皮光滑,有明显的皮孔,老时树皮纵裂;分枝对生;无顶芽。单叶对生,新枝上的叶偶有3枚轮生,无托叶,具长柄;叶片边缘全缘或3-5浅裂,但幼株的叶的叶片边缘常有锯齿或波状。花序为金字塔形或圆柱形的聚伞圆锥花序,由多枚具3-5朵花的二歧聚伞花序组成;花序梗有或无;花萼钟状或倒圆锥状,裂片5,略不等大,通常上方的1裂片略长于其余4裂片;花冠紫色或白色,漏斗状钟形或筒状漏斗形,花冠筒基部收窄并弓曲,弓曲处以上突然扩大或渐渐扩大,腹部有两条纵褶(仅白花泡桐无明显的纵褶),檐部二唇形,下唇3裂片较大,上唇2裂片略短小,反折;雄蕊4,全部能育,二强,不伸出花冠筒之外,花丝基部扭卷,花药药室极开叉;子房2室,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或略长。果为蒴果,室背开裂为2瓣或不完全的4瓣,果皮较薄或较厚而为木质化。种子多数,有膜质翅,胚乳少量。
7种均分布于中国仅其中一种延伸至老挝和越南。深圳产1种。
泡桐属在多数的植物分类系统中,均将其置于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而Cronquist(1988)的植物分类系统则将其置于紫葳科。《深圳植物志》采用的是Cronquist分类系统,故此亦将其置于紫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