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灌木或乔木。叶具柄,稀无柄而抱茎;叶片革质至薄革质,边缘具锯齿或稀全缘,具羽状脉。花两性,单花或3朵簇生于叶腋或枝顶叶腋;小苞片与萼片不分化,逐渐过渡到花瓣,至分化为小苞片和萼片,当小苞片与萼片分化时,小苞片从2到10或更多枚,脱落或宿存,萼片5—7枚,覆瓦状排列,且常宿存;花瓣白色,红色或黄色,常为5—8(—12)枚,覆瓦状排列,栽培的常为半重瓣或重瓣;雄蕊多数,排成2—6轮,外轮花丝常在基部合生,或高度合生成花丝管,并与内轮花瓣贴生,花药背部着生,2室,侧向;子房上位,3—5室,花柱基部合生而先端分离成与子房室数相等的裂片,也有深裂几达基部成5—3条的,子房每室胚珠多枚,胚珠倒生。果为蒴果,室背开裂成3—5果瓣,果瓣木质或栓质,中轴宿存,粗大,或因子房仅1室发育被挤压成薄片状。种子大型,球形、半球形或多边形,或因种子叠生被挤压成不规则的棱角,种皮薄骨质,无翅,无胚乳,子叶半球形,肉质,富含油脂,子叶萌发时不出土或半出土,不扩大。
约120种,分布于日本南部、朝鲜半岛、印度东北部、不丹、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我国约有97种,大部分分布在北回归线两侧,以云南、四川、广西及广东为多。至中南半岛种数锐减,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仅1种,朝鲜半岛和日本仅有4种。深圳有17种,1变种,其中栽培7-8种。
本属植物具重要的经济价值,如生产茶叶,茶花和茶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