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数据平台>>木兰科 >> 长蕊木兰属
长蕊木兰 Search in PPBCSearch in FRPSSearch in FOCSearch in EOL
Alcimandra cathcartii (Hook. f. & Thomson) Dandy
等级

国家二级保护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50米,胸径达50米;嫩枝被柔毛;顶芽长锥形,被白色长毛。叶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14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上面有光泽,侧脉每边12-15条,纤细,末端与密致的网脉网结而不明显,叶柄长1.5-2厘米,无托叶痕。花白色,佛焰苞状苞片绿色,紧接花被片,花梗长约1.5厘米;花被片9,有透明油点,具约9条脉纹,外轮3片长圆形,长5.5-6厘米,宽2-2.2厘米;内两轮倒卵状椭圆形,比外轮稍短小,药隔伸长成短尖;雄蕊长约4厘米,花药长约2.8厘米,内向开裂;雌蕊群圆柱形,长约2厘米,直径3毫米,具约30枚雌蕊,雌蕊群柄长约1厘米。聚合果长3.5-4厘米;蓇葖扁球形,有白色皮孔。
识别要点

乔木,高达50米,胸径达50米;嫩枝被柔毛。叶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花白色,佛焰苞状苞片绿色,紧接花被片,花梗长约1.5厘米;花被片9,有透明油点,具约9条脉纹,外轮3片长圆形;内两轮倒卵状椭圆形,比外轮稍短小,药隔伸长成短尖;雄蕊长约4厘米,花药内向开裂;雌蕊群圆柱形,具约30枚雌蕊。聚合果长3.5~4厘米;蓇葖扁球形,有白色皮孔。
生境

山地林中
海拔

1800~2700米
物候期

花期5月,果期8-9月。
栽培要点

在聚合果成熟,种子尚未脱落前,进行采种。采回果实稍晒干或晾干使瞢葵皮开裂,取出种子,将红色外种皮除去,随即播在沙质土或腐殖土中。种子发芽温度要求 15-25℃。苗期需要遮荫。
保护价值

长蕊木兰为木兰科的单种属植物,它的形态特征介于原始的顶生花木兰亚族 Magnolieae与进化的腋生花含笑亚族 Michelieae 之间。对研究植物区系及木兰科分类系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它的树干通直,木材优良,花纯白,美观芳香,为产区的稀珍造林树种,亦可选作产区城乡庭园绿化树种。
致危因子

生境退化或丧失
保护现状

长蕊木兰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由于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常遭砍伐,植株数量已逐浙减少。近年因森林破坏严重,适生环境大幅度缩小,同时天然更新能力极弱,已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保护建议

金平县分水老岭和景东县无量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保护,严禁砍伐。产区林场和有关单位应采种育苗,营造人工林。
分布

云南、西藏
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 © 2021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京ICP备16067583号-44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