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us australis Poir. var. australis Poir. (Moraceae)
11a.鸡桑(原变种)图版4:7-8
名称文献:Morus australis Poir. var. australis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冬芽大,圆锥状卵圆形。叶卵形,长5-14厘米,宽3.5-12厘米,先端急尖或尾状,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具粗锯齿,不分裂或3-5裂,表面粗糙,密生短刺毛,背面疏被粗毛;叶柄长1-1.5厘米,被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雄花序长1-1.5厘米,被柔毛,雄花绿色,具短梗,花被片卵形,花药黄色;雌花序球形,长约1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雌花花被片长圆形,暗绿色,花柱很长,柱头2裂,内面被柔毛。聚花果短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红色或暗紫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
产地分布:产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常生于海拔500-1000米石灰岩山地或林缘及荒地。朝鲜、日本、斯里兰卡、不丹、尼泊尔及印度也有分布。
功能用途:韧皮纤维可以造纸,果食成熟时味甜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