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玉山竹禾本科玉山竹属
Yushania complanata Yi (Gramineae)
11.梵净山玉山竹(竹子研究汇刊,原作“梵净玉山竹”)图版142:1-6
名称文献:Yushania complanata Yi in Journ. Bamb. Res. 5(1): 15. pl. 4. 1986.
形态特征:竿柄长在15厘米以上,粗4.5-8.5毫米,实心。竿散生,高3-4.5米,粗0.5-1.2厘米;节间长16-18(-24)厘米,竿基部节间长2.5-5厘米,圆筒形,但常在分枝的一侧之下半部扁平并具纵脊,无毛,幼时有白色蜡粉,平滑,纵向细肋稍明显,竿壁厚1.5-2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竿环微隆起或隆起,稍高于箨环或在分枝之节则显著高于箨环;节内长2-4毫米。竿芽长卵形,边缘具灰黄色纤毛。竿每节分3-5 (6)枝,枝与竿成锐角而开展,长达50厘米,直径1.5-3毫米; 枝的基部节间形扁或在一侧扁平。箨鞘早落,三角状矩形,薄革质,常略长于其节间,背面疏生紧贴向上的淡黄色或黄褐色短刺毛,纵肋极明显,边缘上半部密生黄褐色小刺毛;箨耳无,鞘口初时有直立繸毛,后脱落而无毛;箨舌下凹,常有不规则缺齿,边缘纤毛早落;箨片外翻,线状三角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宽1-3毫米,边缘近于平滑。小枝具5-7叶;叶鞘长3.5-5.2厘米,无毛,边缘无纤毛;无叶耳,鞘口两肩无繸毛或初时各有1-3条长1-3毫米灰黄色直立之繸毛;叶舌截形或偏斜的截形,无毛;叶柄长1.5-2.5毫米,有白粉;叶片披针形,长7-14厘米,宽1-1.6厘米,无毛,次脉4 (5)对,小横脉在叶片下表面不清晰,在上表面则较清晰,叶缘一侧具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4月。
产地分布:产贵州东部。生于海拔2100-2400米的山顶。模式标本采自梵净山老金顶。
图版142:1-6
《中国植物志》第9(1)卷(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