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蕊草百合科异蕊草属
Thysanotus chinensis Benth. (Liliaceae)
1. 异蕊草 图版9: 4-6
名称文献:Thysanotus chinensis Benth., Fl. Hongk. 372. 1861; van Steenis in Blumea 20: 433. 1972. ——Hatongia purpurea Jeanpl. in Act. Bot. Acad. Scient. Hungar. 6: 296, f. 1-6. 1970.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具纤维根。叶极狭的条形或近扁丝状,长15-20厘米,宽约1-1.5毫米。花葶稍比叶长,顶端为伞形花序;伞形花序有4-10朵花,基部有多枚卵形、膜质的小苞片;花梗长5-15毫米,外弯,下部有关节;花被片近矩圆形,长约7毫米;内三片比外三片稍狭,且下部边缘有时有流苏状齿;外轮雄蕊的花药长约1.2毫米,内轮雄蕊的花药长约2.2毫米。蒴果椭圆形,长约4毫米,宽3毫米,每室具2颗种子。种子形如小玉米粒,宽约1毫米,顶端有褐色、伞状的附属物。花果期6-7月。
产地分布:产广东(南部)和福建(厦门)。也分布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澳大利亚。
图版9: 4-6
《中国植物志》第14卷(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