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atrum L. (Liliaceae)
7. 藜芦属——Veratrum L.
名称文献:L., Sp. pl. ed. 1, 1044. 1753; et Gen. Pl. ed. 5, 468. 1754; Loes. f. in Rep. Sp. Nov. Fedde 24: 61 72. 1927, et 25; 1-10. 1928; Nakai in Rep. Inst. Sci. Res. Manchoukuo 1: 325-344. 1937; S. M. Kupchan, et al. in Lloydia. 24 (1): 11-122. 1961.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具多数稍肉质、成束的须根,须根表面常有横皱纹。茎直立,圆柱形,从基部至上部具叶,上部有毛,基部为叶鞘所包围,叶鞘枯死后许多成为棕褐色的纤维残留物。叶互生,从椭圆形至条形,在茎下部的较宽,向上逐渐变狭,并过渡为苞片状,基部常抱茎,有柄或无柄,全缘。圆锥花序具许多花,雄性花和两性花同株,极少仅为两性花的;花被片6,离生,内轮较外轮长而狭,宿存;雄蕊6,着生于花被片基部;花丝丝状,比花被片短或稍长,花药近肾形,背着,汇合成1室,横向开裂,易脱落;子房有毛或无毛,上端稍微3裂,3室,每室有多数胚株;花柱3,较短,多少外弯,宿存,柱头小,位于花柱顶端与内侧。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多少具三钝棱,直立或下垂,室间开裂,每室有多数种子。种子扁平,种皮薄,周围具膜质翅。
产地分布:约4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国有13种和1变种。
功能用途:本属的国产种类,其根、根状茎和地上部分均可供药用。据中药志载,有催吐,祛痰、杀虫之功效。
检索表
1
包裹茎基部的叶鞘只具平行纵脉,无横脉,枯死后残留为纵的纤维束。
2
1
包裹茎基部的叶鞘具纵脉与横脉,枯死后残留为多少带网眼的纤维网,至少在先端部分如此。
5
2
叶背面近无毛或疏生少数短柔毛;花被片边缘具明显的啮蚀状牙齿;子房具乳突状毛(东北)。
4
花被片边缘有明显的啮蚀状牙齿;子房密生绵状毛(浙江、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
5
叶无柄或只在茎上部的稍具柄(此特点仅见于藜芦 V. nigrum)
6
6
叶片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黑紫色(东北、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
8
花被片通常具明显可见的腺体;圆锥花序塔状,疏散,侧生总状花序粗短而斜上,其上的花梗长7-15毫米,比小苞片长(云南、贵州)。
9
圆锥花序扩展;侧生总状花序细长,稍曲折而下弯,其上的花梗长7-15毫米,比小苞片长(云南、四川)。
9
圆锥花序通常狭而紧窄(由或细长的侧生总状花序紧靠花序总轴而直立伸展所形成);侧生总状花序上的花梗通常长2-3毫米,近等长于或短于小苞片(云南、四川)。
10
植株矮小;花很小,花被片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蒴果下垂(四川)。
10
植株高大;花大,花被片长4毫米以上,宽超过2毫米;蒴果直立。
11
11
侧生总状花序上的花梗通常长超过1厘米(在毛穗藜芦V. maackii中有时不及1厘米)。
12
11
侧生总状花序上的花梗长不及1厘米,约等长于花被片。
13
12
叶背面脉上具乳突状毛;圆锥花序疏生长而扩展的侧生花序,侧生花序上的花梗近等长于主轴上的花梗(湖北、四川)。
12
叶两面无毛;圆锥花序疏生较短的侧生花序,侧生花序上的花梗明显短于主轴上的花梗(东北、内蒙古、山东)。
13
叶片通常带状或狭长矩圆形;花被片通常黑紫色或紫堇色(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北)。
13
叶片宽椭圆形或有时狭矩圆形;花被片淡黄绿色、绿白色或褐色(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江苏、湖南、湖北、广东、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