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 Floccosae Hao (Salicaceae)
组10.青藏矮柳组——Sect. Floccosae Hao
名称文献:Sect. Floccosae Hao in Fedde, Rep. Beih. 93: 54. 1936.
形态特征:生于青藏高原的矮小灌木,高度多在50厘米以下。花序圆柱形,多生于当年生枝的顶端,少侧生于上年的枝上,基部有数枚正常或稍小的叶子;雄蕊2,离生,具腹、背腺(稀缺背腺);子房无柄或近无柄(个别种例外),有毛或无毛,仅有腹腺,稀具小的背腺。
形态特征:本组的模式种:丛毛矮柳S. floccosa Burkill
产地分布:该组的分布中心在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尼泊尔、锡金、印度北部及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分布。多生于海拔3500-4500米的高山地区,常与杜鹃等混生,形成高山灌丛。本组我国产10种,5变种。
检索表
2
子房被密毛,但果期很快自上而下脱落成仅基部有疏毛,苞片长圆形,外面基部有毛和缘毛。
4
叶倒卵圆形,先端钝圆,常有一皱褶,上面绿色,散生短柔毛,下面苍白色,有腊质白粉。
5
叶倒卵状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稀倒披针形,上面伏生长柔毛,下面密被长柔毛。
5
叶倒卵状椭圆形,上面无毛,幼叶下面被灰白色柔毛,后无毛。
8
子房基部有毛,叶全缘或具疏腺锯齿,宽倒卵形至圆状椭圆形。
9
叶缘有明显的圆腺齿,叶卵形,倒卵形,长圆形或匙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