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族禾本科
Triticeae Dumort (Gramineae)
9.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
名称文献:Dumort. Obs. Gram. Belg. 82. 1823. ——Hordeeae Spenner Fl. Friburg. 1: 155. 1825.
形态特征: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叶鞘口部常具小的叶耳。叶片的解剖为狐茅型,矽细胞长圆形或椭圆形,无双细胞毛。花序穗状,穗轴断落或延续不断;小穗含1至数花,通常两性(大麦属侧生小穗可为雄性),单生或2-6枚簇生于穗轴每节,常无柄或两侧生小穗具短柄并不同程度退化;小穗轴断落于颖上与各小花之间(栽培种类则不断落);颖草质,脉明显,有时退化为锥刺状;外稃具5至数脉,无芒或有芒,直或弯曲;鳞被2;雄蕊3;子房顶部被毛,花柱2。颖果粘合或与稃体分离,种脐长线形,胚小,单粒淀粉。
产地分布:全世界约20属,我国连同栽培者有12属。
检索表
1
小穗常以2-5枚生于穗轴的每节(但在赖草属的种类有时可退化为单生)。
2
1
小穗单生于穗轴的每节。
6
2
颖退化不存在或微小,亦可成锥状或艺状;小穗在穗轴上排列较稀疏,成熟时作水平开展或上举;颖位于外释的两侧。
猬草属
2
两颖均存在,短于、等于或长于第一小花。
3
3
小穗含2至数小花,以2至数枚(有时退化为1枚)生于穗轴每节;颖生于外稃背面或稍偏斜,穗轴延续而无关节,故不逐节断落。
4
3
小穗含1-2小花,穗轴每节常具3小穗;中间小穗的颖生于外稃背面,两侧小穗的颖生于外稃两侧面;穗轴具关节而逐节断落(大麦属的栽培种除外)。
5
4
植株不具根茎,基部不为碎裂的纤维状叶鞘所包;叶片较柔软,大都扁平,绿色;穗状花序弯垂或直立;颖长圆状披针形,具3-5脉。
披碱草属
4
植株具下伸或横走的根茎,基部常为枯死纤维状的叶鞘所包;叶片质较硬,常卷折,灰绿色;穗状花序劲直;颖锥形至披针形,具1-3(5)脉。
赖草属
5
小穗以2-3枚生于穗轴每节,均无柄,每小穗常含1或2小花且均可发育。
新麦草属
5
小穗以3枚生于穗轴每节,仅含1小花,中间者无柄、可育,两侧者无柄或有柄,不育或可育。
大麦属
6
颖锥刺伏,具1脉;外稃背脊上具刺毛。
黑麦属
6
颖披针形、卵圆形或长圆形,具3至数脉。
7
7
颖卵圆形或长圆形,脉在顶部不汇合,分别伸于顶部的裂齿中(小麦属的颖可由2裂齿渐退化为1裂齿);外稃的脉在顶部亦不汇合,无基盘。
8
7
颖披针形,脉于顶端汇合,或为长圆形而脉平行,但顶端不分裂为裂齿;外稃的脉于顶端汇合,除偃麦草属外,均有基盘。
9
8
穗状花序成熟时常自基部整个脱落或穗轴逐节断落,小穗常呈圆柱形,不甚两侧扁;颖背部扁平无明显的脊。
山羊草属
8
穗伏花序成熟时不自基部整个脱落,穗轴坚韧不断落(或在野生种逐节断落),小穗甚两侧压扁;颖背部具两脊或退化为1脊。
小麦属
9
小穗距离较疏松,稍倾斜地生于延长的穗轴上,顶生小穗正常发育;颖和外稃背部扁平或圆形,无脊。
10
9
小穗密集,呈篦齿状生于短缩的穗轴上,顶生小穗不育以至退化为刺芒状;颖和外俘背部明显具脊。
11
10
植株无横走根茎;小穗轴脱节于颖上并于各小花之间断拆;外稃通常具芒或退化至无芒,具基盘。
鹅观草属
10
植株具横走或下伸根茎;小穗成熟时脱节于颖下,其小穗轴不于诸小花间折断;外稃常无芒或具短的芒尖,常无基盘或不显著。
偃麦草属
11
多年生;穗轴延续不折断;颖的两侧具宽膜质边缘。
冰草属
11
一年生;穗轴具关节,常逐节断落;颖的两侧于成熟时常变硬而成角质边缘。
旱麦草属
《中国植物志》第9(3)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