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粟族禾本科
Trib. Sporoboleae Stapf (Gramineae)
6. 鼠尾粟族——Trib. Sporoboleae Stapf
名称文献:Stapf in Dyer, Fl. Cap. 7:315. 1898.
形态特征:圆锥花序开展或收缩;小穗含1两性小花,两侧压扁或为细长圆柱形,小穗轴常不明显延伸出内稃,脱节于颖之上或颖之下;颖膜质,无脉或具1-3脉,较外稃短或等长,先端截形,渐尖或急尖;外稃膜质或变硬,具1-5脉,无毛或被毛,有芒或无芒;内稃透明膜质,与外稃等长或稍短,具2脉;鳞被2;雄蕊2-3。果实为囊果或颖果。叶片解剖黍型,硅质体马鞍形,微毛单细胞,很少二细胞;幼苗第一真叶开展。淀粉粒复合型;染色体小, x=7,9,10(12) (Avdulov)。
形态特征:模式属:鼠尾粟属Sporobolus R. Br.
产地分布:本族主要分布于两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亚族,3属,14种。
检索表
1
外稃和基盘具毛,外稃通常具芒;颖果(乱子草亚族 Muhlenbergiinae)。
乱子草属
1
外稃无毛且无芒,囊果。
鼠尾粟亚族
2
圆锥花序紧缩成头状或穗状,包被在膨大的叶鞘内;小穗脱节于颖之下。
隐花草属
2
圆锥花序开展或成穗状,常伸出鞘外;叶鞘不膨大;小穗脱节于颖之上。
鼠尾粟属
《中国植物志》第10(1)卷(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