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 6月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山东掖县(今改名莱州市).父亲王蓝玉.字宝玺.生于1892年.从事商业贸易.母亲赵燕文.北京人.生于1902年.
1927年 开始识字.
1930年 父亲在天津经商.生意发达.一家随之在天津居住.在天津上幼儿园.识字已有千字之多.旋父亲生意.因用人不当.损失巨大.而服毒自尽.母亲得到几张他人借据.经过艰难讨债.才索回一些资金.以此购置三处房产以出租.孤儿寡母即靠此租金维持生活.
1932年 就读于济南第十三小学.1936年 夏.随母亲在北京居住.就读于厂桥小学.念四年级.
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 ”爆发.随母亲回到济南.仍旧就读于第十三小学.冬.济南被日军占领之后.母子俩避难于博山.
1938年 母亲为寻找安定居所.以利于其继续读书.遂又迁居北京.仍就读于北京厂桥小学.
1939年 考取北京第四中学.
1941年 迷恋绘画.拜王心竞先生学习国画.
1942年 迷恋音乐.学习拉琴.
1943年 夏.母亲不准备让其继续读书.而请人帮助在银号找到一份学徒.不为其接受.乃说服母亲.继续读书.1944年 与老师王心竞和同学在中山公园举办 “正风画展”.
1945年 夏.高中毕业.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就读于生物系.大学一年级课程.动物学由武兆发教授担任.生物化学由化学系主任鲁宝重教授担任.植物学由石子兴教授担任.
1946年 大学二年级增加植物系统学.由中法大学齐雅堂教授担任.
1947年 植物分类学课程由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林镕先生兼任.先生循循善诱.并率领同学到玉泉山、西山实习.采集植物标本.遂对植物分类学发生兴趣.
1949年 7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参加在清华大学举办为期1月之 “平津大学毕业生学习班 ”学习.后被北京师大留校任助教.11月协助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胡先骕先生编写 .中国植物图鉴..
1950年 在师大无辜受人批判.遂有离去之念.3月.经胡先骕推荐.调入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任助理员.参与由植物所副所长吴征镒先生倡导编写的 .河北植物志..往河北上方山、百花山、小五台山、雾灵山等地采集植物标本.并写出紫草科和茜草科的初稿.
1951年 4月.到小五台山采集.6月24日与程嘉珍女士结婚.9月.到密云雾灵山和兴隆县六里坪子采集.
1952年 植物研究所分类研究室决定编写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承担豆科藤槐属 (Bowringia)、马鞍树属 (Maackia)、香槐属 (Cladrastis)、黄华属 (Ther ̄mopsis )和黄花木属 (Piptanthus )等5个小属.至1954年完稿.12月.参加北京大学俄文速成班学习.是年年底.经吴征镒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年底升职为助理研究员.
1953年 年初.中国科学院西区举办俄语速成班.由其讲授.4-10月参加植物研究所广西调查队.到广西南部进行橡胶宜林地的调查.采到葡萄科新种龙州葡萄 (Vitisficifolioides)、毛茛科新种湘桂铁线莲(Clematisxiangguiensis).
1954年 春、秋两季.任队长.率领植物研究所的江西调查队到江西武功山考察.采到毛茛科一新变种狭盔高乌头 (Aconitumsinomontanumvar.angusti ̄us)、毛茛科的绣球藤 (Clematismontana).是年.儿子王冲出生.
1955年 3-9月.参加中国科学院举办的俄语翻译学习班.是年.参与编写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承担豆科山蚂蝗属.山龙眼科.桑科榕属和毛茛科的编写工作.
1956年 5月参加中苏云南考察团.赴云南东南部马边、屏边的大围山考察.后转到金平县的老山.再到河口.即乘车返回昆明.7月初返回北京.是年秋、冬两季.对云南考察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两属.四数木科四数木属 (Tetrameles )和隐翼科隐翼属(Crypteronia )在中国的新分布.以及木兰科长蕊木兰属 (Alcimandra).大风子科马蛋果属 (Gynocardia).茜草科多尾草属 (Polyura )等20属在中国的新分布.另外.还发现不少新种.如番荔枝科的细柄密榴木 (Miliusatenuistipitata)、光果银钩花 (Mitrephoraleio ̄carpa).樟科大果楠 (Phoebemacrocarpa)、毛叶新木姜 (Neolitseavelutina).肉豆蔻科滇南风吹楠 (Horsfieldiatetratepala).毛茛科五裂黄连 (Coptisquinquesecta).龙脑香科多毛坡垒 (Hopeamollissima )等种.根据这批鉴定的标本.是年.发表第一篇论文 .中国山龙眼属和假山龙眼属的初步研究..刊于 .植物分类学报..
1957年 反右运动鸣放时期.不曾发表任何言论.也不曾受到批判.植物所有些年轻同事因言论被打成右派.是年.长女王筝出生.是年.与吴征镒先生合作发表 .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的初步报告.一文.
1958年 5-6月.在“拔白旗 ”运动中.为植物研究所白专典型.多次受到批判.8-10月参加云南植物资源普查.在昆明集结.先往鹤庆、丽江、中甸、维西、剑川等地采集.在鹤庆金沙江边马耳山山顶丛林边.采到该山特有种毛茛科马耳山乌头 (Aconitumdelavayi).还采到另一特有种.匙苞乌头 (Aconitumspathulatum).11月初.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连、勐仑、勐腊等地考察、采集标本.曾往大勐龙生态站考察热带雨林.在勐仑一带山谷.发现每一山谷溪边都有由一种赤车属植物或一种楼梯草属植物为优势种.构成草本植物纯群落.如滇南赤车 (Pellioniapaucidentata)、多序楼梯草 (Elatostemamacintyrei).在勐腊工作期间.不幸身染疟疾.12月送回昆明.在昆华医院就医.但仍然高烧不退.病势越发严重.昆明植物所武素功等四名青年同志为之输血1600毫升.才使体温逐渐下降.从死亡的边上被拉回.是年.小女王卉出生.
1959年 3月下旬病体有所恢复.出院自昆明返回北京.6月.中国植物志 .开始编纂.协助秦仁昌先生编写第二卷蕨类植物.担任莲座蕨科和里白科的几个属描述工作.协助郑万钧裸子植物柏科的编写.秋.协助胡先骕带学生王蜀秀.承担 .中国植物志 .毛茛科部分属编写任务.即让王蜀秀帮助研究毛茛科.
1960年 承担 .中国植物志 .毛茛科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银莲花属的编写任务.是年.参加由中国科学院与商业部联合编写 .中国经济植物志..秋冬.国民饥荒.参加 .北京有毒植物.、.北京食用植物.编写.并在北京附近寻找代食品.
1961年 2月.往南京.向毛茛科专家裴鉴请教.夏.陈家瑞分给钱崇澍当学生.由其负责指导.冬.在植物所分类室讲 “中国植物采集史 ”
1962年 与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毛茛科专家L.A.Lauener通函.由此建立近40年友谊.秋.往云南中甸哈巴雪山进行植物考察.在哈巴山海拔3600m一垂直坡稍阴湿处.采到哈巴乌头 (Aconitumhabaense).在3800m草坡上采到拟哈巴乌头 (Aconitumchunianum).在4000m灌丛草地的杜鹃花灌丛中.采到拟康定乌头 (Aconitumrockii).在哈巴山对面玉龙雪山采到丽江乌头 (A.forrestii).直缘乌头 (A.transectum )和玉龙乌头 (A.stapfianum).11月.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陈焕镛邀请.随植物所多人前往广州.对.海南植物志 .予以审稿.是年.北京植物学会成立.任理事.曾任副秘书长.直至1983年.
1963年 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肖培根来植物所进修.跟随治毛茛科.夏.参加植物研究所川西调查队.到达四川康定、宝兴等地采集.在折多山一带.采到毛茛科特有种螺瓣乌头 (Aconitumspiripetalum).多花乌头 (Aconitumpolyanthum).粗距翠雀花 (Delphiniumpachycentrum )和漏斗菜属的原始种无距漏斗菜 (Aquilegiaecalcarata).是年.参与翻译塔赫他间 .高等植物 .一书.
1964年 与肖培根联合发表新属人字果属.
1965年 开始主持编写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至年底完成一卷.
1966年 夏.“文化大革命 ”开始.已开展 .图鉴 .工作被中断.
1968年 3-6月.再往广西采集.在大青山采到野生的龙眼 (Dimocarpuslongan)、榕树 (Ficusmicro ̄carpa )和构树 (Broussonetiapapyrifera).此外还采到此地特有种长柄藤榕 (Ficuslungchowensis).
1969年 9月母亲病故.10月.往江西南昌协助当地卫生部门编写 .江西中草药..
1970年 3月..图鉴 .重新开始编写.
1971年 年初..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一、二册编写完成.送科学出版社印刷厂付印.
1973年 .中国植物志 .重新开始编纂.王文采担任毛茛科主编.
1974年 .植物分类学报 .复刊.任编委.
1975年 在标本馆为标本消毒.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伤了左脚.在家休息近半年.
1976年 6月.往四川峨眉山考察.采到毛茛科低矮草本植物独叶草 (Kingdoniauniflora)、荨麻科的钝叶楼梯草 (Elatostemaobtusum )等植物.是年 .中国植物志 .第二十七卷毛茛科交稿.
1978年 Skog博士将1975年发表的3篇苦苣苔科论文译成英文.刊登于美国学报Phytologia.是年任副研究员.带学生李良千.
1979年 招收自学青年李振宇为硕士研究生.担任 .植物分类学报 .责任副主编.协助主编秦仁昌工作.是年.担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至1983年.是年.主编 .中国植物志 .第二十七卷毛茛科出版.
1980年 5月.L.A.Lauener来北京.访问植物研究所.与其首次见面.夏.赴庐山疗养.并往庐山植物园看标本.并为该园职工讲授植物学拉丁文.是年.主编 .中国植物志 .第二十八卷毛茛科出版.
1981年 参加横断山区综合考察队.并主编 .横断山区维管植物 .上下册.该书于1993年、199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 担任 .植物分类学报 .主编.至1988年.是年.招收傅德志为研究生.11月晋升为研究员.
1985年 Lauener先生再次来北京.与诸弟子一同接待.9月.交往已久之日本毛茛科专家田村道夫教授第一次访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86年 办理离休手续.是年.Skog博士又将1981年发表的4篇关于苦苣苔科论文译成英文.作为纽约植物园论文集 “ContributionsfromtheNewYorkBotanicalGarden ”第一集在美国刊出.
1987年 2月.主编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及.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年.前往安徽中医学院讲学.并游览黄山.
1988年 3月.应邀访问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在该系作题为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一些间断分布 ”的报告.5月.参加广西九万山调查队.8月赴湖南桑植县天平山考察.秋.往江西大学看植物标本.继又应浙江林学院的邀请.访问该校并游览了著名的天目山.
1989年 4月.赴广西红水河流域考察.工作结束.往贵阳.在贵州生物研究所等机构植物标本馆看毛茛科等科的标本.是年.主编 .中国植物志 .第六十四卷紫草科出版.
1990年 由在瑞典工作的小女为之联系.9-11月.往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植物博物馆访问.研究了H.Smith在20年代采自四川、山西的标本.工作结束之后.在小女家居住一年.是年.主编的包括苦苣苔科在内的 .中国植物志 .第六十九卷出版.
1991年 5-6月.以旅行者身份在作西欧旅行.访问了英国邱植物园、爱丁堡植物园、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柏林植物园等.在爱丁堡植物园.曾探视患病在家Lauener先生.
1992年 承担FloraofChina毛茛科和苦苣苔编
写.在国内毛茛科是与傅德志、李良千两同志合作.苦苣苔科则是与潘开玉、李振宇两同志合作.1993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离休干部又成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职职工.
1995年 重返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植物园以西的翠屏峰发现荨麻科新种勐仑楼梯草 (Elatostemamenglunense).是年.与陈家瑞合著 .中国植物志 .第二十三卷第二分册荨麻科出版.是年.主编.武陵山地区维管植物检索表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6年 4月.往美国史密桑尼研究院.与南美苦苣苔科专家L.E.Skog博士就英文版 .中国植物志.苦苣苔科作定稿工作.同时开始铁线莲属的全面研究.随后访问了密苏里植物园、哈佛大学、纽约植物园.7月.美国工作结束.取道欧洲回国.再到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植物博物馆访问.9月.回到北京.是年.荣获 “求是奖”.将所得部分奖金资助 .植物分类学报 .的出版.
1999年 4月初往欧洲.先后访问英国邱植物园、法国巴黎植物研究所、瑞典植物博物馆.至8月底回国.
2001年 6月.往俄国圣彼得堡的柯马洛夫植物所著名的标本馆作短期工作.7月.往瑞士日内瓦植物所标本馆作短期工作.
2002年 4月.往陕西杨凌西北植物研究所查阅铁线莲属植物标本.
2004年 秋.往江苏南京江苏植物研究所访问.返回北京之后.对一些地方研究所因经费拮据.研究工作陷于停滞之现状堪忧.曾向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致函.反映这些状况.是年.患痛风之症.
2006年 完成铁线莲组(sect.Viticella )和大叶铁线莲组(sect.Tubulosae )二组的修订.2008年 .王文采口述自传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年 “.中国植物志 .的编研 ”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王文采、陈艺林、陈心启、崔鸿宾.华南植物园陈焕镛、胡启明.昆明植物所吴征镒、李锡文.以及中山大学张宏达等10人为获奖代表.是年.夫人程嘉珍去世.
2011年 .王文采院士论文集 .上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 .王文采院士论文集 .下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年 .中国楼梯草属植物 .专著.由青岛出
版社出版.
2015年 完成 .中国赤车属新分类 .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