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深圳植物志>> 第1卷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Neues J. Bot. 3: 85. 1809.
一年生草本。植株高0.5—1m。根纺锤形。茎直立,圆柱形,亮绿色或淡红紫色,具纵棱,稍被短柔毛或下部几无毛,分枝稀疏、斜上。叶互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5cm,宽3—7mm,基部狭楔形,边缘全缘,疏被锈色缘毛,先端短渐尖,无毛或稍被毛,具3条纵脉,茎上部的叶无柄,较小,具1条脉。花两性或雌性,通常1—3朵,生于茎上部叶腋,呈团伞花序,并在叶腋构成穗状圆锥花序,花下有时被绣色长柔毛;无花梗;花被近球形,花被片5,近三角形,亮绿色,无毛或先端稍有毛,稀全部被短柔毛,果时背部具三角形至倒卵形、有时近扇形的翅状附属物,附属物膜质,脉不很明显,边缘微波状或具缺刻;雄蕊5,花药长圆形,花丝丝状;子房宽卵球形,花柱极短,柱头2,丝状,通常紫褐色。胞果扁球形,果皮膜质,与种子离生。种子卵球形,稍有光泽,横生,黑褐色,直径1.5—2mm;胚环形,胚乳块状。花、果期:6—10月。
产地:葵涌(王国栋等 6024)。生于村边路旁,海拔约50m。
分布:广东、香港、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亚洲及欧洲。广泛归化于非洲、澳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野生或栽培。
用途:幼苗可作蔬菜;果实称“地肤子”是常用的中药。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深圳植物志》第1卷 2页
7144
图 554 地肤 Kochia scoparia
7144
图 554 地肤 Kochia scoparia
图 554 地肤 Kochia scoparia 1. 植株的上部; 2. 花被(侧面观); 3. 果时的花被; 4. 种子。 (刘平绘)(绘)
图 554 地肤 Kochia scoparia 1. 植株的上部; 2. 花被(侧面观); 3. 果时的花被; 4. 种子。 (刘平绘)
版权所有 ©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9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0755)2573 8430 Email:fsz@ipla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