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花属唇形科
Gomphostemma Wall. ex Benth. (Labiatae)
12.锥花属——Gomphostemma Wall. ex Benth.
名称文献:Wall. ex Benth. in Wall. Pl. Asiat. Rar. 2: 12. 1831——Taitonia Yamamoto in Journ Soc. Trop. Agr. 10 (1): 277. 1938.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灌木。茎直立或基部匍匐生根,四棱形,具槽,常被星状毛。叶具柄,大,宽卵形至倒披针形,上面被星状微柔毛或硬毛,下面密被星状绒毛,边缘常具锯齿。花序各式,或为聚伞花序,或为由无梗或具梗的聚伞花序组成的穗状圆锥花序或圆锥花序,腋生,或生于茎的基部,稀为顶生;苞片大或小,卵状扁圆形,卵圆形,近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小苞片通常较小。花大,紫红,黄至白色。花萼钟形或狭钟形,倒圆锥状钟形至管形,10脉,不明显至极明显,萼齿5,相等或近相等。花冠直立或弯,超过花萼许多,冠筒下部狭而等宽,常在中部以上突然扩展或渐膨大成喉部,内面有毛或无毛,但无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微作盔状,全缘或微凹,有时先端具短尖头,下唇平展,3裂,裂片不等长,中裂片较长。雄蕊4,前对较长,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花丝扁平,两边有毛或无毛,花药成对接近,药室平行,横生。花柱丝状,不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花盘杯状,全缘或具圆齿。子房4裂,无毛或有毛。小坚果倒卵形,卵形,稀圆球形,有皱纹,无毛或被硬毛,核果状,1-4枚成熟,种脐斜,果皮肉质。
产地分布:约36(-40)种,产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菲律宾,以及我国南部。我国有16种,3变种,产云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及台湾等省区的热带及亚热带雨林地区,其中台湾锥花 G. formosanum Masam. 产台湾,因掌握资料不全暂不列入。
检索表
1
花序为聚伞花序或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或为聚伞花序组成的腋生穗状圆锥花序。
2
1
花序为腋生的聚伞花序,具极短的梗及轴而呈轮伞状。
11
2
花序为由聚伞花序组成的腋生穗状圆锥花序。
毛管组
2
花序为聚伞花序,腋生;或为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生于茎的基部,稀腋生。
4
3
花萼长约9毫米,萼齿三角形,长3-3.2毫米,宽2.6-3毫米;苞片卵圆形、长圆形至倒卵圆状披针形,长1.1-1.8厘米,宽0.45-1厘米。
三角齿锥花
3
花萼长5-7毫米,萼齿宽三角形,长约1毫米;苞片长圆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1-2.2厘米,宽0.3-0.8厘米。
小齿锥花
4
花序为腋生的聚伞花序。
狭口组
4
花序为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生于茎的基部,稀腋生。
锥花组
5
聚伞花序小,几无梗;花萼被灰白色星状绵毛,肋极不明显;叶下而密被平贴的灰白色星状绒毛。
海南锥花
5
聚伞花序大,多少具梗;叶下面被星状绒毛。
6
6
花萼被稀疏的具柄星状毛及混生的糙硬毛;苞片线形至毛发状。
拟长毛锥花
6
花萼被星状绒毛;苞片线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
7
7
萼齿狭披针形,长8-9毫米;苞片具单脉。
细齿锥花
7
萼齿线形至三角状披针形,长3-7毫米。
8
8
苞片具单脉或具三出脉(变种);萼齿线形,或为线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变种)。
小花锥花
8
苞片具不明显的离基三出脉或单脉;萼齿线形。
长毛锥花
9
圆锥花序穗状,基生,通常较长,具梗,总梗长2.5-7厘米;苞片大,紫红色,干时褐紫色,卵状扁圆形,卵圆形或近圆形。
抽葶锥花
9
圆锥花序基生或腋生,具短梗,总梗长0.2-2.2厘米。
10
10
圆锥花序或单个的聚伞花序,生于茎的基部,或多生于茎上叶腋内(变种);苞片通常较小,椭圆形至披针形。
中华锥花
10
圆锥花序生于茎上,腋生,具极短的梗,总梗长2-5毫米;苞片卵圆形,绿色。
槽茎锥花
11
萼齿三角形,先端钝或短针尖。
12
11
萼齿三角状披针形或线状披尖形,先端渐尖或线状渐尖。
13
12
萼齿三角形,先端具短针尖;小坚果扁倒卵形,长4.5-5.5毫米,宽3.5-4毫米,成熟时仍残存星状毛。
光泽锥花
12
萼齿宽三角形,先端钝;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4-5毫米,宽3-3.5毫米,成熟时无毛。
木锥花
13
叶上面被略密的污黄色长硬平伏毛,下面为污黄色具柄星状短柔毛。
硬毛锥花
13
叶上而被稀疏的短柔毛或稀疏的星状长硬毛,决不为单长硬平伏毛。
14
14
叶上而被稀疏的短柔毛,网脉明显下陷,下面密被星状绒毛,呈灰黄色。
宽叶锥花
14
叶上面被稀疏的星状长硬毛。
紫珠状锥花
《中国植物志》第65(2)卷(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