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mingia Roxb.ex W.T.Ait. (Leguminosae)
76.千斤拔属 Flemingia Roxb. ex W. T. Ait.
名称文献:Roxb. ex W. T. Ait. Hort. Kew ed. 2, 4: 349. 1812. (nom. cons.); Rudd in Taxon 19: 294. 1970; Verdc. in Gillett et al. Fl. Trop. E. Afr. Legum. Pap. (2): 805. 1971; Thuan in Aubrev. Fl. Camb. Laos Vietn. 17: 138. 1979. ——Moghania J. St. Hil. in Desv. Journ. Bot. 1: 61. 1813; H. L. Li in Amer. Journ. Bot. 31: 224. 1944;广州植物志360. 1956; Hutch. Gen. Fl. Pl. 422. 1964: 海南植物志2: 310. 1965.
形态特征:灌木或亚灌木,稀为草本。茎直立或蔓生。叶为指状3小叶或单叶,下面常有腺点;托叶宿存或早落;小托叶缺。花序腋生或顶生,为总状或复总状花序,或为小聚伞花序包藏于贝状苞片内,复再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式;稀为圆锥花序或头状花序;苞片2列,小苞片缺;花萼5裂,裂片狭长,下面1枚最长,萼管短;花冠伸出萼外或内藏;雄蕊二体(9+1),对旗瓣的1枚离生,其余合生,花药一式;子房近无柄,有胚珠2颗,花柱丝状,无毛或基部略被毛,柱头小,头状。荚果椭圆形,膨胀,果瓣内无隔膜,有种子1-2颗;种子近圆形,无种阜。
产地分布:约4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我国产16种及1变种,分布于西南、中南和东南各省区。
检索表
2
花组成总状或圆锥花序;苞片小,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具纵脉纹,被柔毛,早落;叶大,卵状心形或阔椭圆状心形,除下面脉上略被毛外,几无毛。
3
叶圆心形,长与宽近相等,幼枝、叶柄、叶下面密被棕色绒毛。
4
叶较小,宽1.5-2.5厘米,基部楔形;贝状苞片宽1.8-2.2厘米。
4
叶较大,宽3-7厘米,基部微心形或圆形;贝状苞片宽2-4.4厘米。
5
花排成头状花序;苞片大,革质,宿存,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1米,宽0.5厘米,具细纵脉纹,先端长渐尖,两面及边缘密被白色长柔毛。
5
花排成总状花序,复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苞片较小,早落或宿存。
6
6
圆锥花序具明显总花梗,花序轴纤细;花较小,长4-7毫米,排列稀疏或仅密集于分枝的上端;托叶常宿存。
7
6
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无明显总花梗,花序轴粗壮;花较大,通常长8毫米以上,排列较紧密而均匀。
8
7
嫩枝被灰色短伏毛,花序被灰色绒毛或腺毛;顶生小叶倒卵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侧生小叶斜椭圆形,叶面侧脉多少下凹,下面密被黑褐色小腺点;苞片线形。
7
嫩枝和花序密被金黄色、基部膨大的长腺毛和灰色绒毛;顶生小叶椭圆形,侧生小叶斜椭圆形,侧脉在叶上面不下凹,下面密被红褐色小腺点;苞片卵形。
9
小叶大,长21-34.5厘米,宽6-10.5厘米。
10
小叶宽4-10厘米,侧脉不下凹;叶柄长3-13厘米。
11
10
小叶宽1.6-4厘米,侧脉多少下凹(尤其是嫩叶);叶柄长1.5-4厘米,稀更长。
14
11
嫩枝三棱形,密被灰褐色开展的长绒毛;顶生小叶椭圆形至倒卵形,宽4-8厘米,两面密被柔毛。
12
植物体各部(尤其花萼)密被锈色绒毛;苞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7-10毫米,先端钝。
12
植物体各部密被灰色或灰褐色多少伏贴柔毛或丝质柔毛;苞片卵形至三角形,长4-5毫米。
13
13
叶柄长3-6厘米,具狭翅;小叶两面除脉上外,通常无毛:总状花序较长,不密集成团;花萼长4-8毫米,被丝质柔毛。
13
叶柄长6-13厘米,无翅;小叶两面密被柔毛,尤以下面为甚;总状花序较短,长约3厘米,3-6个簇生于叶腋,花与花序密集呈团;花萼长1.5-1.7厘米, 密被粗长伏毛。
14
小枝无明显皮孔;小叶下面除脉上被毛外,无毛或近无毛。
16
小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1.7-3厘米;托叶线状披针形。
16
小叶短,长圆形或近倒卵形,长1-5厘米,宽0.5-2.5厘米;托叶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