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属牻牛儿苗科
Geranium L. (Geraniaceae)
2. 老鹳草属 Geranium L.
名称文献:L. Sp. Pl. 676. 1753; R. Knu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53. 4(129): 43. 1912.
形态特征:草本,稀为亚灌木或灌木,通常被倒向毛。茎具明显的节。叶对生或互生,具托叶,通常具长叶柄;叶片通常掌状分裂,稀二回羽状或仅边缘具齿。花序聚伞状或单生,每总花梗通常具2花,稀为单花或多花;总花梗具腺毛或无腺毛;花整齐,花萼和花瓣5,覆瓦状排列,腺体5,每室具2胚珠。蒴果具长喙,5果瓣,每果瓣具1种子,果瓣在喙顶部合生,成熟时沿主轴从基部向上端反卷开裂,弹出种子或种子与果瓣同时脱落,附着于主轴的顶部,果瓣内无毛。种子具胚乳或无。▽本属模式种:Geranium silvaticum L.
产地分布:本属约400种,世界广布,但主要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山区。我国约55种和5变种,全国广布,但主要分布于西南、内陆山地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检索表
1
花小,直径3-6毫米或稀近10毫米。
2
1
花大,直径10毫米以上。
9
2
叶片二至三回三出羽状;植株有鱼腥味。
汉荭鱼腥草
2
叶片掌状分裂;植株无鱼腥味。
3
3
花瓣基部具暗紫色圆形斑眼。
二色老鹳草
3
花瓣基部无斑眼或具宽条状紫斑。
4
4
一年生草本。
5
4
多年生草本。
7
5
总花梗通常数个集生茎端,呈伞形状花序。
野老鹤草
5
总花梗单生叶腋,具2花。
6
6
下部茎生叶圆形或肾圆形。
圆叶老鹳草
6
下部茎生叶五角状。
叉枝老鹳草
7
茎生叶片3裂;植株有时具腺毛。
老鹳草
7
叶片5裂或仅茎上部叶3裂:植株无腺毛。
8
8
花白色或淡紫红色,脉纹深紫色;总花梗粗壮,每梗具1花或稀为2花;叶裂片先端锐尖。
鼠掌老鹳草
8
花深紫红色;总花梗纤细,每梗具2花或稀为1花;叶裂片先端卵圆,背面常为淡紫色。
尼泊尔老鹳草
9
花瓣向后反折。
10
9
花瓣不同程度开展或辐射状,但决不向后反折。
20
10
花白色或淡黄色。
11
10
花紫红色。
12
11
花淡黄色。
美花老鹳草
11
花白色。
反瓣老鹳草
12
花梗无腺毛。
滇老鹳草
12
花梗具腺毛。
13
13
花瓣短于萼片或与萼片近等长。
14
13
花瓣长为萼片的1.5倍。
17
14
花瓣宽卵圆形,紫黑色或黑紫色,明显短于萼片。
中华老鹳草
14
花瓣倒长卵形,紫红色,与萼片近等长。
15
15
每总花梗具2至多花,呈伞形状。
陕西老鹳草
15
总花梗单生,每梗具2花或于茎顶集为聚伞状。
16
16
叶片掌状深裂至2/3处,裂片上部羽状浅裂或缺刻状,小裂片全缘。
五叶老鹳草
16
叶片掌状深裂近基部,裂片上部羽状深裂,小裂片边缘羽状缺刻或具羽状齿。
松林老鹳草
17
叶互生,叶片分裂至中部或稍过之。
毛蕊老鹳草
17
叶对生,叶片深裂明显2/3处。
18
18
花药、花丝和花柱紫黑色。
黑药老鹳草
18
花药、花丝和花柱棕褐色。
19
19
花梗具紫色腺毛。
紫萼老鹤草
19
花梗腺毛不为紫红色。
齿托紫地榆
20
叶表面具2-3大、小不等的多细胞构成的棒状毛。
21
20
叶表面被单细胞短伏毛。
23
21
茎通常仰卧,密被开展的长硬毛。
刚毛紫地榆
21
茎直立,被疏短糙毛。
22
22
叶裂片3深裂,小裂片近条形,边缘具2-3不规则圆齿。
紫地榆
22
叶裂片上部钝圆形,具深浅不等的粗齿,齿呈卵形。
宽片老鹳草
23
叶片圆形,由顶部向内5裂,小裂片先端圆齿状。
24
23
叶片5角形或肾圆形,裂片羽状分裂,小裂片先端急尖。
26
24
总花梗腋生或顶生,具2花。
宝兴老鹳草
24
花序伞形或近伞形。
25
25
伞形花序总花梗和花梗短缩近头状。
多花老鹳草
25
伞形花序总花梗明显延伸,花梗长于或等于花(云南、四川)。
伞花老鹳草
26
花瓣先端深裂或凹陷;块根1-3,卵球状或圆卵形。
球根老鹳草
26
花瓣先端全绿或微凹;根茎粗壮,块根纺锤形、块状或圆柱状。
27
27
总花梗具腺毛(白花老鹳草 G. albiflorum Ledeb. 有时无腺毛,但花瓣白色,先端微凹)。
28
27
总花梗无腺毛,若具腺毛则花瓣脉纹紫黑色或腺毛无腺头。
34
28
花大,直径3-3.5厘米;叶片深裂不达基部。
29
28
花直径不超过2.5厘米,叶片通常分裂达基部或近基部。
31
29
总花梗和花梗短缩,花序近头状。
大花老鹳草
29
具明显腋生的总花梗。
30
30
花冠紫红色或淡紫红色。
丘陵老鹳草
30
花冠白色或基部淡紫红色。
吉隆老鹳草
31
花后花梗下垂;叶片通常7-9裂。
32
31
花梗或果梗皆直立或稍弯曲;叶片通常7裂。
33
32
叶片分裂达基部。
草地老鹳草
32
叶片分裂达3/4处。
东北老鹳草
33
花瓣白色,先端微凹。
白花老鹳草
33
花瓣深紫红色,先端圆形。
蓝花老鹳草
34
基生叶圆形或心形,5-7裂达基部,小裂片条形或矩圆状卵形。
35
34
基生叶常五角状,5-7裂不超过叶片3/4处,小裂片通常较宽。
42
35
叶互生;根状茎具念珠状膨大块根。
甘青老鹳草
35
叶对生;根状茎具肥厚块根或纺锤形块根。
36
36
根具束生纺锤形块根。
粗根老鹳草
36
块根不为束生纺锤状。
37
37
大型草本,高25-80厘米,叶小裂片通常条形。
38
37
高寒山地矮小草本,高4-20厘米,小裂片多为圆卵形。
39
38
花梗果期下弯;叶裂片2-3深裂,小裂片具粗齿。
突节老鹳草
38
花梗果期直立;叶裂片羽状分裂,小裂片条形。
线裂老鹳草
39
根茎具卵形或长卵形块根。
萝卜根老鹳草
39
根茎具粗块根或纤维状根。
40
40
根茎具纤维状根。
40
根茎粗壮。具肥存块根。
41
41
叶片近圆形,基部狭心形。
长根老鹳草
41
叶片宽肾形,基部宽心形。
宽肾叶老鹳草
42
花瓣脉纹、雄蕊和花柱黑紫色。
43
42
花瓣脉纹不为黑紫色,雄蕊和花柱棕褐色或紫红色。
45
43
托叶宽卵形,长短于宽,先端钝圆。
宽托叶老鹳草
43
托叶卵形,长大于宽。先端锐尖或稍钝圆。
44
44
茎生叶对生。
红叶老鹳草
44
茎生叶互生。
大姚老鹳草
45
花梗单生。
46
45
花梗双生。
48
46
花黄色。
黄花老鹳草
46
花紫红色。
47
47
叶片3-5深裂至3/4处;茎向上部被倒向短柔毛。
单花老鹳草
47
叶片5深裂近基部;茎上部被倒向弯曲的柔毛。
反毛老鹳草
48
叶片5裂近中部或稍过之(至多不超过叶片的2/3处)。
49
48
叶片5-7裂过2/3处或近基部。
53
49
茎通常不分枝;花瓣先端截平或微凹。
直立老鹳草
49
茎通常分枝;花瓣先端钝圆。
50
50
叶小裂片先端圆齿状。
灰岩紫地榆
50
叶小裂片先端锐齿状或钝齿状。
51
51
叶分裂一般不超过中部,边缘具不整齐牙齿,背面仅沿脉被伏毛。
朝鲜老鹳草
51
叶深裂达叶片2/3处,边缘具缺刻状牙齿,背面被柔毛。
52
52
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叶片背面灰白色。
灰背老鹳草
52
全株被开展的长糙毛;叶背面灰绿色。
兴安老鹳草
53
花大,花瓣长1.5-2.5厘米。
53
花较小,花瓣一般长不超过1.5厘米。
54
54
茎从下部开始假二叉状分枝;叶小裂片长卵形。
湖北老鹳草
54
茎不分枝或上部有不明显分枝;叶小裂片狭条形。
金佛山老鹳草
《中国植物志》第43(1)卷(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