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味子属木兰科
Kadsura Kaempf. ex Juss. (Magnoliaceae)
1. 南五味子属 Kadsura Kaempf. ex Juss.
名称文献:Kaempf. ex Juss. in Ann. Mus. Hist. Nat. Paris 16: 340. 1810.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干后具纵条纹;芽鳞纸质或革质,很少宿存于小枝基部。叶纸质,很少革质,全缘或具脐服质的锯齿,具透明或不透明的腺体,叶缘膜质下延至叶柄;叶面中脉及侧脉常不明显。花单性,雌雄同株或有时异株,单生于叶腋,少有2-4朵聚生于新枝叶腋,很少数朵聚生于短侧枝上;花梗常具1-10枚分散小苞片;花被片雌花及雄花的形态、大小基本相同,7-24片,覆瓦状排列成数轮,中轮的通常最大,具明显的脉纹,最外轮及最内轮退化变小。雄花:雄蕊12-80枚,花丝细长,花丝与药隔连成棍棒状,两药室包围着药隔顶端,雄蕊群长圆柱形或椭圆体形;花丝宽扁,花丝与药隔连成宽扁四方形或倒梯形,药隔顶端横长圆形,雄蕊群近球形或卵状椭圆体形。雌花:雌蕊20-300枚,螺旋状排列于倒卵形或椭圆体形的花托上,花柱钻形或侧向平扁为盾形的柱头冠,或形状不规则,雌蕊的子房壁厚薄不均匀,顶端宽厚,子房室被挤向基部,胚珠2-5 (11),叠生于腹缝线或从子房顶端悬垂;果时花托不伸长,小浆果肉质,顶端宽厚,常形成革质的外果皮,基部插入果轴,排成密集球形或椭圆体形的聚合果;种子2-5颗,两侧压扁,椭圆体形、肾形或卵圆形,种脐凹入,明显或不明显,侧生或顶生,种皮通常褐色,光滑,脆壳质,易碎。
产地分布:约28种,主产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有10种,产于东南部至西南部。
检索表
1
雄花的花托圆柱形、狭卵圆形,或椭圆体形,顶端具附属体或无附属体;雄蕊的花丝与药隔连成细棍棒状,药隔顶端圆钝;雌花花托近球形;胚珠自子房顶端下垂[1. 离蕊南五味子亚属 Subgen. Cosbaea (Lem.) Law]。
离蕊南五味子亚属
1
雄花的花托椭圆体形,顶端伸长,圆柱形,圆锥状凸出或不凸出于雄蕊群外,或顶端不伸长,不凸出;雄蕊的花丝与药隔连成宽扁四方形或倒梯形;药隔顶端横长圆形;雌花的花托近球形或椭圆体形;胚珠叠生于腹缝线上(2. 南五味子亚属 Subgen. Kadsura)。
南五味子亚属
2
叶坚纸质,椭圆形;雄花的花托顶端伸长,具分枝的附属体;花被片黄绿色。
中泰南五味子
2
叶革质,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雄花的花托顶端具1至20条分枝的钻状附属体;花被片红色。
黑老虎
3
雄花的花托狭卵圆形或椭圆体形,顶端伸长圆柱形,凸出或不凸出于雄蕊群外。
4
3
雄花的花托椭圆体形,顶端不伸长,不凸出于雄蕊群之外。
7
4
雄花的花托椭圆体形,顶端伸长,但不凸出于雄蕊群之外;聚合果球形,直径1.5-3.5厘米;果梗长3-17厘米;小浆果倒卵圆形,外果皮薄革质,干时显出种子。
南五味子
4
雄花的花托狭卵圆形或椭圆体形,顶端伸长,凸出于雄蕊群之外。
5
5
小枝、叶柄、叶背及花梗被褐色多节柔毛;花被片被褐色平伏细毛;雄蕊群具雄蕊70-80枚。
毛南五味子
5
植物体各部无毛;雄蕊群具雄蕊不超过70枚。
6
6
雄蕊的花丝与药隔连成倒梯形,药室长约为雄蕊长的2/3,具明显花丝;叶干时两面近同色,叶柄具明显狭翅。
凤庆南五味子
6
雄蕊的花丝与药隔连成近宽扁四方形,药室约与雄蕊等长,具极短的花丝。叶干时,叶面黑褐色,叶背浅褐色;叶柄狭翅不明显。
异形南五味子
7
聚合果的果梗粗壮,直径3.5-5毫米,长3.5-4.5厘米,具明显白色皮孔,小浆果倒卵圆形,长1-2厘米,顶端增厚,革质,具4-6角,中部凹入,具种子5-11枚。
多子南五味子
7
聚合果的果柄较细长,直径不及3毫米,长3-9厘米;小浆果顶端不增厚;种子1-3粒。
8
8
叶长为宽的4倍以上,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先端长尾状渐尖;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7厘米。
仁昌南五味子
8
叶长不及宽的4倍;先端短急尖或钝尖;聚合果直径不及3厘米。
9
9
叶长圆状披针形,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雄蕊群球形,直径4-5毫米;具雄蕊25枚;小浆果椭圆体形或倒卵圆形。
冷饭藤
9
叶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雄蕊群球形或卵球形,直径5-7毫米,具雄蕊34-35枚;小浆果近球形。
日本南五味子
《中国植物志》第30(1)卷(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