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属菊科
Bidens L. (Compositae)
84. 鬼针草属——Bidens L.
名称文献:L. Sp. Pl. 831. 1753;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387. 1873.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通常有纵条纹。叶对生或有时在茎上部互生,很少三枚轮生,全缘或具齿牙、缺刻,或一至三回三出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或多数排成不规则的伞房状圆锥花序丛。总苞钟状或近半球形;苞片通常1-2层,基部常合生,外层草质,短或伸长为叶状,内层通常膜质,具透明或黄色的边缘;托片狭,近扁平,干膜质。花杂性,外围一层为舌状花,或无舌状花而全为筒状花,舌状花中性,稀为雌性,通常白色或黄色,稀为红色,舌片全缘或有齿;盘花筒状,两性,可育,冠檐壶状,整齐,4-5裂。花药基部钝或近箭形;花柱分枝扁,顶端有三角形锐尖或渐尖的附器,被细硬毛。瘦果扁平或具四棱,倒卵状椭圆形、楔形或条形,顶端截形或渐狭,无明显的喙,有芒刺2-4枚,其上有倒刺状刚毛。果体褐色或黑色,光滑或有刚毛。
产地分布:本属约230余种,广布于全球热带及温带地区,尤以美洲种类最为丰富。我国有9种,2变种,几遍布全国各地,多为荒野杂草。有数种供药用,为民间常用草药。
检索表
1
瘦果较宽,楔形或倒卵状楔形,顶端截形(宽果组 Sect. Bidens)
宽果组
1
瘦果条形,先端渐狭(裸果组 Sect. Psilocarpaea)
裸果组
2
瘦果4棱,顶端芒刺4枚,盘花花冠5裂。
柳叶鬼针草
2
瘦果扁平,顶端芒刺通常2枚,稀3-4枚。
3
3
茎中部叶为羽状复叶,至少顶生,小叶具明显的柄,盘花花冠5裂。
大狼杷草
3
茎中部叶羽状深裂,盘花花冠4裂。
4
4
头状花序宽与高约相等,外层总苞片5-9枚;瘦果长6-11毫米。
狼杷草
4
头状花序宽大于高,外层总苞片9-14枚;瘦果长3-4.5毫米。
5
5
瘦果边缘无小瘤状突起;叶裂片较宽,锯齿稍密。
大羽叶鬼针草
5
瘦果边缘浅波状,具小瘤或有时啮齿状,叶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具较疏的锯齿。
羽叶鬼针草
6
瘦果顶端芒刺2枚;盘花花冠4裂,叶羽状分裂,裂片宽约2毫米。
小花鬼针草
6
瘦果顶端芒刺3-4枚,盘花花冠5裂。
7
7
总苞外层苞片匙形,先端增宽,无毛或仅边缘有稀疏柔毛;叶通常为三出复叶,无毛或被极稀疏的柔毛,舌状花白色或无舌状花。
鬼针草
7
总苞外层苞片披针形,先端不增宽,被柔毛;叶2-3回羽状分裂,两面被柔毛;舌状花黄色。
8
8
顶生裂片卵形,先端短渐尖,边缘具稍密且近均匀的锯齿。
金盏银盘
8
顶生裂片狭窄,先端渐尖,边缘具稀疏不规整的粗齿。
婆婆针
《中国植物志》第75卷(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