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系菊科紫菀属
Ser. Macrocephali Kitam. (Compositae)
2. 大花系——Ser. Macrocephali Kitam. Journ. in Jap. Bot. 12: 533, 1936 et comp. Jap. 1: 332. 1937; Tamamsch., Fl. URSS. 25: 92. 1959. ——Ser. Amelli auct., non Nees: Kitam., l. c. 534. 1936.
形态特征:总苞半球状,大或较大;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较短,全部或上部草质,顶端稍尖或近圆形,内层边缘带红紫色,多少膜质;花托有或无繸状突起;花柱分枝附片披针形;冠毛白色或稍带红色,约与管状花花冠等长;瘦果倒卵圆形,除边肋外,一或两面有1-3肋,被疏或密毛。草本,叶基部渐狭,或圆形而半抱茎。
形态特征:系的模式:圆苞紫菀 A. maackii Regel
产地分布:我国有3种,分布于北部及东部。也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及西伯利亚至欧洲北部。
检索表
1
茎基部无纤维状枯叶残片;总苞径10-13毫米;叶有6-7对羽状脉,且侧脉在远离边缘处相连接。
西伯利亚紫菀
1
茎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总苞径10-25毫米;总苞片顶端尖或圆形。
2
2
叶有6-10对羽状脉;总苞片顶端尖或圆形。
紫菀
2
叶有离基三出脉;总苞片顶端圆形。
圆苞紫菀
《中国植物志》第74卷(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