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nsliaea DC. (Compositae)
187.兔儿风属 Ainsliaea DC.
名称文献:DC. Prodr. 7: 13. 1838;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493. 1873; O.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V. 5: 342. 1894. ——Diaspananthus Miq. in Ann. Mus. Bot. Lugd. -Bat. 2: 186. 1865.
形态特征:草本,倘为多年生则具粗细不等的根状茎。茎直立,不分枝或罕有少数分枝,被各种不同类型的毛或无毛。叶互生,或基生呈莲座状,或密集于茎的中部呈假轮生,然亦有其节间长度近相等而均匀生于茎、枝上者,具柄,边全缘、具齿或中裂,被毛,极少无毛。头状花序狭,单个或多个成束排成间断的穗状或总状花序式,有时组成狭的或开展的圆锥花序,同型,盘状,全为两性能育的小花,每一头状花序通常有花3朵,有时4或5朵,极少1朵。总苞狭,圆筒形,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质硬而坚挺,外层短,通常卵形,向内各层渐次较长,披针形或长圆形,顶端钝、略尖或长渐尖。花托小,无毛;花冠管状,冠檐不扩大,呈二唇形,外唇3深裂,内唇2深裂,裂片延长,外卷;花药顶端略尖、圆或截平,基部箭形,具耳,尾状附属物延长,丝状;花柱分枝短,通常开展,内侧扁,顶端钝圆。瘦果圆柱状或两端稍狭而近纺锤形,近压扁,常具5-10棱,极少无棱,通常被毛。冠毛1层,近等长,羽毛状。
产地分布:约70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我国有44种、4变种,除1种产于东北之外,其余均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
检索表
1
茎多分枝;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或2-6复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
1
茎除花序外不分枝;头状花序复组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
2
2
叶密集于茎的中部呈莲痤状,或不呈莲座状而仅向茎的中部逐渐密聚,稀有在基部之上而又在中部以下处着生 (互生) 。
33
3
头状花序于茎顶复组成穗状花序,罕有作总状花序排列。
4
7
基生叶阔卵形至圆形,茎生叶极少而小,长1-2.5厘米,宽0.5-1厘米;头状花序大,花期直径约1厘米。
8
7
基生叶卵形至狭卵形,茎生叶多而大,长2-11厘米,宽1-6厘米;头状花序较小,花期直径4-5毫米。
9
8
叶基部突然缢缩呈浅心形,无耳,但下延于叶成阔翅。
9
叶片膜质,下面疏被长柔毛和杂以无柄腺体;叶柄长为叶片的2倍;总苞片多少被柔毛,上部边缘带蓝紫色。
9
叶片革质,下面仅被柔毛,无腺体;叶柄略短于叶片;总苞片无毛,边缘亦不呈蓝紫色。
10
叶缘有向上弯拱的缘毛,下面脉上呈紫罗蓝色或有时下面全为紫红色。
11
11
叶顶端钝或中脉延伸具小凸尖,基出脉5条;头状花序复排成总状花序。
11
叶顶端短渐尖,尖头钝,基出脉3条;头状花序复排成穗状花序。
14
叶小,长11-15毫米,宽7.5-14毫米;叶柄短,长1-1.5厘米,被绒毛。
14
叶较大,长3-6厘米,宽2-4厘米,稀更大;叶柄长2-6厘米或罕有达10厘米,被长柔毛或老时脱落近无毛。
17
叶披针形、狭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基部长渐狭,下延而成一与叶片无明显界线、仅由脉序区分的翅柄,边缘有向上弯拱的密缘毛;总苞片不呈紫红色。
17
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缢缩下延于叶柄成阔翅,无缘毛;总苞片边缘与顶端带紫红色。
18
18
叶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和杂以同色的长柔毛;头状花序长10-15毫米,总苞直 径2-3毫米。
18
叶下面密被长柔毛;头状花序长20-23毫米,总苞直径4-5毫米。
19
同一植株内,闭花受精的花其冠毛长约7毫米,非闭花受精的花冠毛极短,长仅0.5-1毫米。
19
同一植株内,花的冠毛均近等长,长6-7毫米。
20
21
叶倒卵形或倒卵状圆形,叶柄近无或长3-8毫米,极少有达15毫米者。
21
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叶柄长2-7.5厘米。
22
22
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但较小,长8-20毫米;头状花序偏于花序轴的一侧复组成穗状花序;花冠裂片与花冠管近等长。
22
茎基部之上无叶或有时仅具1-2片钻形的小叶;头状花序不偏于花序轴的一侧;花冠裂片长为花冠管的2倍。
25
叶脉羽状,侧脉2-4对;花冠短,长3-3.5毫米,不开裂。
25
叶脉掌状,基出脉5-7条;花冠长9-16毫米,檐部5深裂。
26
26
叶下面厚被白色绵毛,花葶无叶或罕有1片退化叶者 (倘叶下面无白色绵毛而花葶又具多叶者,则其叶片顶端长渐尖) ;瘦果圆柱形,无明显纵棱。
26
叶下面被长柔毛,顶端圆、钝或罕有短尖;茎具疏离的叶;瘦果纺锤形,具10纵棱。
27
叶长卵形至披针形,长5-9厘米,宽2.3-4.3厘米;圆锥花序长12-18厘米,花序轴被长硬毛。
27
叶卵形,长7-16毫米,宽5-10毫米;圆锥花序长约5厘米,花序轴无毛。
28
叶脉掌状,基出脉3条;叶柄具6-10毫米的阔翅。
30
叶两面均无毛或有时下面被疏毛,但无缘毛;侧脉斜直伸,彼此近平行。
30
叶两面被毛,下面毛尤密,边缘有向上弯拱的密缘毛;侧脉弯拱上升。
31
31
基生叶基部变狭,略下延,宽1-2.5厘米;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较多;总苞片带红紫色,背部无毛。
31
基生叶基部钝或圆,宽3-6厘米;茎生叶退化,仅1片或有时具2-4片;总苞片绝不呈红紫色,花前期背部被毛,开花期逐渐脱毛。
32
叶上面疏生短而粗的糙伏毛;花序轴无毛;瘦果纺锤形。
32
叶两面均无毛;花序轴被腺状短柔毛;瘦果圆柱形。
33
叶密集于茎的中部,呈莲座状或不呈莲座状而仅向茎的中部逐渐密聚。
34
33
发育正常的叶在茎的基部之上、中部以下处均匀互生。
42
36
叶轮廓近圆形,长与宽近相等,边缘7-8浅裂至中裂;基出脉9条。
36
叶阔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稀椭圆形,宽为长的1/2或不及,边缘仅有细齿或浅裂;基出脉3条或为羽状脉。
37
39
叶较阔,卵形、卵状菱形或椭圆形,宽2-6厘米。
40
40
叶片与具宽翅的叶柄均被白色卷曲长毛;茎下部有贴生的鳞片状叶。
41
叶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长渐尖,边缘每侧各具6-8个芒状细齿,基部3脉。
41
叶狭长圆形或线形,顶端突尖,边缘每侧仅于顶部各具1-3个刺状齿,基部仅1脉。
42
茎中部以下的叶卵形、阔卵形或近圆形,基部心形,具5基出脉。
43
42
茎中部以下的叶狭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或楔形,具羽状脉。
44
43
叶柄具宽可达12毫米的翅;圆锥花序开展,宽7-15厘米。
44
叶干时上面非黑色,两面均无毛或罕有上面被疏糙伏毛。
44
叶干时上面变黑色,茎上部的叶上面被长柔毛,下面被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