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ethrum Zinn. (Compositae)
102. 匹菊属——Pyrethrum Zinn.
名称文献:Zinn., Catal. Pl. Gotting 414. 1757; Scop., Fl. Carn. ed. 2. 2: 148. 1772.——Gumnocline Cass. in Bull. Soc. Philom. 199, 1816 et in Dict. Sc. Nat. 20: 119. 1821, p. p.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半小灌木或半灌木。叶互生,羽状或二回羽状分裂,被弯曲的长单毛、叉状分枝的毛或无毛。头状花序异型,单生茎顶或茎生少数头状花序,排成不规则伞房花序或不成伞房状排列,或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规则伞房花序。边花1层或几2层,雌性,舌状,中央两性花管状。总苞浅盘状。总苞片3-5层,草质或厚草质,边缘白色或褐色或黑褐色膜质。花托突起,无托毛,少数种有托毛,托毛易脱落。舌状花白色、红色、黄色,舌片卵形、椭圆形或线形。管状花黄色,有短管部,上半部微扩大或突然扩大,顶端5齿裂。花药基部钝,顶端附片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花柱分枝线形,顶端截形。瘦果圆柱状或三棱状圆柱形,有5-10(12)条多少突起的椭圆形纵肋;边缘雌花瘦果的肋常集中于腹面。冠状冠毛长0.1-1.5毫米,或不足0.1毫米,冠缘浅裂或分裂至基部,或瘦果背面的冠缘分裂至基部,或冠缘锯齿状。
产地分布:全属约100种,分布欧洲、北非及中亚一带。我国10余种,集中分布新疆。
检索表
1
小半灌木。叶二回羽状深裂;一回裂片3浅裂或半裂。舌状花粉红色。
1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一回、二回或几三回羽状分裂。舌状花白色、黄色、红色或紫红色。
2
2
植株银灰色;茎及叶两面被贴伏的丁字形毛及顶端分叉的短单毛。
2
植株灰白色或灰绿色或绿色;茎叶有稀疏的或稠密的膨松弯曲的长单毛或短柔毛。
3
3
总苞麦秆黄色,苞片硬草质,边缘白色狭膜质。全部茎叶有柄。
4
3
总苞片质地薄,边缘黑褐色或褐色膜质。茎叶通常无柄或有短柄。
5
5
冠状冠毛长0.1-0.2毫米或不足0.1毫米。
6
7
叶二回羽状分裂;二回为掌状或掌式羽状分裂。舌片线形或宽线形,长达2厘米。
7
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各回全部全裂。舌片长椭圆形,长1厘米。
9
植株绿色或暗绿色,通常有稀疏的弯曲长单毛,或稍多的毛或无毛。
10
11
叶被稀疏的长单毛;花梗及头状花序基部多少有毛。
12
13
基生叶宽1-2厘米,2回羽状分裂。二回为掌状或掌式羽状分裂。
15
总苞宽10-18毫米,舌片长14-18毫米,顶端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