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tis (C. B. Clarke) C. Jeffrey et Y. L. Chen (Compositae)
137. 合耳菊属Synotis (C. B. Clarke) C. Jeffrey et Y. L. Chen
名称文献:C. Jeffrey et Y. L. Chen in Kew Bull. 39(2): 285. 1984. ——Senecio L. Sect. Synotis Benth. in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448. 1873, nom. illegit., p. p., excl. typ. ——Senecio L. Subgen. Synotis C. B. Clarke. Comp. Ind. 177. 1876, excl. Sect. Scandentes C. B. Clarke.
形态特征:直立或有时攀援,或多少藤状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草本或亚灌木。根状茎木质。茎在花期下部通常无叶,上部具叶或花序基部具莲座状叶。叶不分裂,具柄或无柄,有时基部有耳,宽卵状心形至狭长圆状披针形,通常不分裂,稀羽状分裂,边缘通常具尖锯齿或齿,羽状脉,稀离基三出脉。头状花序少数至多数,排成顶生,或腋生兼顶生,疏至密简单或复伞房花序,或排成狭至宽多数聚伞状圆锥花序,具异形小花,辐射状或盘状,或具同形小花,盘状,直立或斜升,具花序梗或有时近无梗。总苞钟状或圆柱状,具外层苞片;花托平;总苞片(2-)4-5,或7-8,或10-15,离生,草质至革质,具干膜质边缘,边缘小花舌状或丝状,雌性,1-10(-20)或无,舌片黄色,明显或不明显,有时极小,(1-3-)4(-6)条脉,顶端具2-3(-5)细齿,稀无齿;管状花1至多数,两性,花冠黄色,有时淡黄色或乳白色;檐部漏斗状;裂片5。花药线状长圆形或线形,基部通常具明显的长为花药颈部1/3至2倍的尾,稀具长仅达颈部1/4的尾部;花药颈部杆状至近圆柱状,粗,向基部几不至明显增大,两侧具增大的基生细胞;花药内壁细胞壁增厚少数至多数,辐射状排列,细胞通常短。花柱分枝顶端截形或凸,两侧被短至长乳头状毛,中央有较长的束状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具肋,无毛,或稀被柔毛;几表皮细胞平滑,具条纹或乳头状突起。冠毛毛状,同形,白色,禾秆黄色或变红色。
产地分布:约54种,除苍术叶合耳菊S. atractilifolia (Ling) C. Jeffrey et Y. L. Chen产于我国宁夏贺兰山外,全部种类均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在中国已知有43种。主要集中于西南部山区。
检索表
1
草本植株在花序基部具近莲座状叶;茎下部无叶;花序顶生;叶下面无白色绒毛。
2
1
植株沿茎具或多或少等距的叶,草本,藤状或亚灌木;花序顶生和腋生;叶下面有时有白色绒毛。
14
5
总苞片10-12;总苞长7毫米,宽4毫米;舌片长9毫米。
5
总苞片8;总苞长5毫米,宽2毫米;舌片长5毫米。
8
茎被薄蛛丝状绒毛,叶狭椭圆形,尾状渐尖,下面被贴生短毛;外苞片10;总苞片12,基部被疏蛛丝毛。
8
茎被密黄色绒毛;叶倒卵状匙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端钝或短尖,下面被灰白色绒毛; 外苞片7-8;总苞片9-11无毛。
9
总苞短,长4毫米;总苞片10-12;冠毛少数,短,长3毫米。
9
总苞长,长6-7毫米;总苞片5;冠毛丰富,长6-8毫米。
10
10
叶柄具达基部狭翅;冠毛纯白色;外层苞片长,长达6毫米。
10
叶柄无翅;冠毛米色,污白色;外层苞片短,长不超过3毫米。
14
茎细弱,曲折;植株藤状或半藤状;头状花序具异形小花。
15
14
茎直立;植株非攀握,或多或少直立;头状花序具异形或同形小花。
16
15
总苞长4毫米,宽1毫米;叶卵形,基部心形或近截形。
15
总苞长11毫米,宽2毫米;叶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
16
头状花序少数,排列成顶生或1-5腋生;总苞大,长8-11毫米,宽2.3-7毫米;叶下面被疏硬毛或薄蛛丝状毛,绝无密白色绒毛。
17
16
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平顶顶生伞房花序,圆形腋生或顶生伞房花序或大聚伞状圆锥花序; 总苞小,长达7毫米,若较大,则叶下面被密白色绒毛。
20
19
舌状花7,长9-10毫米;叶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
20
花序排成腋生及顶生多少圆形的伞房花序,或顶生塔状聚伞圆锥花序。
21
21
头状花序排成腋生和顶生伞房花序;小花5-35,边缘至少具1枚丝状或舌状雌花。
22
21
头状花序排成顶生圆锥聚伞花序;小花1-4 (5),全部两性。
33
26
花序和总苞片被白色蛛丝状绒毛,多数杂有褐色短毛;舌状花约8。
30
头状花序排成较疏而开展,长4.5-10厘米的伞房花序。
31
31
头状花序长3.5-4毫米,宽2.5毫米;总苞4-5。
32
32
叶狭椭圆形或狭长圆状椭圆形,基部具耳,边缘小花2个。
34
叶柄基部扩大成叶状抱茎的叶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戟形,两面被褐色短柔毛;总苞和小花各5;冠毛紫褐色。
34
叶柄基部不扩大,无耳;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心形,下面被柔毛至近无毛;总苞片和小花2-3 (4)。
35
35
叶心形或卵状心形,近革质,掌状5脉,下面沿脉被黄色短毛。总苞片和小花各3;冠毛红色。
35
叶非心形,纸质或薄纸质,羽状脉,下面沿脉被短柔或近无毛;总苞片和小花2-4,冠毛淡红褐色或污白色。
36
36
头状花序排成宽而疏的塔状复圆锥聚伞状;总苞片和小花2-3;瘦果无毛或被短毛;冠毛淡红褐色或污白色。
36
头状花序排成狭而密的塔状复圆锥聚伞状;总苞片4,小花3;瘦果被柔毛;冠毛白色。
37
叶羽状深裂;侧裂片(2) 3-4对狭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37
叶3-5浅裂或掌状5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38
38
叶3-5浅裂;总苞长6-7毫米;总苞片和小花各5;瘦果被短毛。
38
叶掌状5深裂;总苞长4-5毫米;总苞片和小花各5;瘦果无毛。
39
叶无柄,下面被绒毛,或若下面无毛则冠毛白色。
41
42
中部茎叶2-3,具长柄;叶片肾形或心状肾形具浅波状齿;头状花序单生,排成总状;总苞片5,小花5。
42
茎生叶多数,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狭长圆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密伞房状;总苞片8;小花8-11。
43
44
叶下面被薄蛛丝状绒毛;冠毛禾秆色;瘦果无毛;舌片长5毫米。
44
叶下面无毛,具密锐锯齿;冠毛白色;瘦果有毛;舌片长8-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