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tya Sch. -Bip. (Compositae)
185.帚菊属 Pertya Sch-Bip.
名称文献:Sch. -Bip. in Bonplandia 10: 109. 1862;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493. 1873; O.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V. 5: 340. 1894.——Macroclinidium Maxim. in Bull. Acad. Imp. Sci. St. Petersb. 15: 375. 1870;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493. 1873.
形态特征:灌木、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枝纤细,斜展呈帚状或罕有近攀援状,大部分有长枝和短枝之别。叶在长枝上的互生,在短枝上的数片簇生,然亦有无短枝而叶全为互生者,具柄,全缘、具疏粗齿或细齿。头状花序无梗或具长短不等的梗,腋生、顶生或生于簇生叶丛中,单生、双生、排成紧密的团伞花序或疏松的伞房花序,稀有作广展具叶的大圆锥花序式排列,盘状,全为两性能育的小花,少有雌雄异株者,每一头状花序通常有花数朵,稀有多达10-15花或少至1花;总苞钟形、狭钟形或圆筒状,总苞片少层至多层,覆瓦状排列,草质或近革质,外层极短,向内各层渐次较长,顶端常钝圆,少有短尖或刺尖状,背面多少被毛;花托小,平坦或蜂窝状,无毛或沿窝孔边缘密被长软毛;花冠管状,冠檐微扩大,5深裂,裂片狭而长,外卷;花药合生,顶端尖,基部箭形,具线形的长尾,仅1种其花药离生而基部无尾;花柱长,花柱分枝极短,外展,顶端钝。瘦果圆柱形、倒卵形或倒锥形,顶端略收狭,基部渐狭,具5-10纵棱,被柔毛。冠毛为具细齿的糙毛,1层,白色、污白色至褐色。
产地分布:24种,全分布于亚洲(日本有5种,阿富汗有2种,泰国仅1种)。我国有17种,1变种,分布很广,东起台湾,西至青海,北达甘肃、宁夏,南抵广东、广西及西南部的云南等省区。
检索表
1
叶长圆形、线状披针形或线形,极少有近椭圆者,很狭,宽1-6(15)毫米,边全缘,少有于叶片中部具1对角状粗齿;1脉或罕有不明显或纤细的侧脉,但无3基出脉。
2
1
叶卵形至阔卵形,稀有短枝上的为椭圆形,较大,宽3 (2.5) -7.5厘米,边缘有多数锯齿,具3条强壮基出脉。
10
2
总苞片多数,至少6-7层,叶片边缘强背卷而几成圆柱状,倘略背卷而叶片扁平时,则其总苞片达16-18层之多。
7
4
总苞狭,直径2-3毫米,总苞片背面密被白色绵毛;头状花序近无梗或具长2-5毫米的短梗。
4
总苞宽,直径5-8毫米,总苞片无毛或边缘多少被毛;头状花序具长达2-3厘米的梗。
5
5
叶通常宽12-15毫米,有明显的侧脉和网脉;花雌雄异株,雌头状花序具退化雄蕊;总苞长达12毫米。
5
叶较狭,宽3-6毫米,1脉,无侧脉和网脉;头状花序全为两性花;总苞短,长5-6毫米。
6
叶长圆形至线形,长11-40毫米,宽2-5毫米;头状花序单生于簇生叶丛中,总苞片3层;花药离生,基部无尾。
6
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12毫米,宽1-6毫米;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复组成开展、具叶的大圆锥花序。
7
头状花序多而小,长10-15毫米,直径7-10毫米,单生于簇生叶丛中或兼生于小枝之顶,每一头状花序具花4-6朵。
8
7
头状花序少而大,长2.5-3厘米,直径15-25毫米,单生于枝顶,稀兼有腋生,每一头状花序具花7-11朵。
9
8
短枝簇生叶同型,均强背卷近圆柱状,顶端具针刺状尖头,上面无毛,下面未被卷盖的沟槽内密被白色绢毛,但无星状毛。
8
短枝簇生叶异型,有强背卷而近圆柱状者,亦有略背卷而扁平者,二者顶端均钝或圆;扁平的叶长圆形或匙状长圆形,上面被白色星状毛,下面无毛。
9
头状花序全部顶生,具5-25毫米长的梗;总苞钟形,基部圆,总苞片约6层;叶边缘强背卷几成圆柱状,下面未被卷盖的沟槽内密被白色绢毛,顶端具锐利的刺状尖头。
9
头状花序顶生和腋生俱存,无梗;总苞陀螺状钟形,基部长渐狭似梗,总苞片16-18层;叶扁平,下面无毛,顶端钝或圆,间有中脉延伸而成小的凸尖。
10
枝有长短枝之别,长枝上的叶互生,短枝上的叶3-4片簇生;头状花序单生于长枝之顶或短枝的簇生叶丛中。
11
10
枝无长枝和短枝之别,叶全部互生;头状花序于上部叶腋内组成紧密的团伞花序或疏松的伞房花序,极小为双生与单生兼有者。
12
11
短枝簇生叶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于短枝簇生叶丛中;总苞片顶端全部钝、圆或有时具小凸尖。
11
短枝簇生叶卵形;头状花序单生于长枝之顶;总苞片自外向内各层其顶端由短尖、渐尖至长渐尖。
12
头状花序仅有1朵花;总苞狭,圆筒形,直径仅3毫米。
12
头状花序有花4-12朵;总苞阔钟形或狭钟形,直径5-12毫米
13
13
总苞片自外向内各层其顶端由短尖至渐尖,尖头锐利,针刺状。
13
总苞片顶端圆或钝,倘内层顶部稍狭,其尖端仍钝,绝不为针刺状。
14
14
头状花序具1-4厘米长的梗,单生与双生兼有或复组成疏松的伞房花序;叶基部阔楔形、钝圆或截平。
15
14
头状花序无梗或稀有具长约4毫米的短梗,常3-8复组成紧密的团伞花序,团伞花序柄长4-20毫米;叶基部通常阔心形至浅心形,少有截平。
16
15
头状花序全为两性花;总苞狭钟形,直径5-6毫米;瘦果无毛或顶部被极疏的短柔 毛;冠毛干时污白色。
15
头状花序外围1层为雌花,中央的为两性花;总苞阔钟形,直径达12毫米;瘦果密被粗毛;冠毛干时褐色。
16
叶顶端短尖或钝,两面密被柔毛,下面还有亮褐色小腺点;头状花序有花9-12朵。
16
叶顶端渐尖至长渐尖,尖头长1-2厘米,两面被疏毛,下面无腺点;头状花序仅有花4-5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