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瓣棘豆豆科棘豆属
Oxytropis sericopetala Prain ex C. E. C. Fisch. (Leguminosae)
10. 毛瓣棘豆(西藏植物志)哲玛(西藏曲水)图版5: 1-7
名称文献:Oxytropis sericopetala Prain ex C. E. C. Fisch. in Kew Bull. 95. 1937; 西藏植物志 2: 853. 图281: 8-14. 1985.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根茎木质化,长达20厘米,直径5毫米。茎短,长2厘米,2-4株丛,被灰色绒毛。羽状复叶长7-15 (-20) 厘米;托叶草质,披针形,先端渐尖,与叶柄分离,彼此于上部合生,密被白色绢状长柔毛;叶柄与叶轴密被白色绢状长柔毛;小叶13-31。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30毫米,宽3-4 (-5) 毫米,先端尖,基部渐窄,两面密被白色绢状长柔毛。多花组成密穗形总状花序;总花梗长于叶,密被开展白色长柔毛;苞片线形,长约3毫米,先端尖,密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花萼短钟形,长8-10毫米,密被白色绢状长毛和黑色短柔毛,萼齿线形,长约5毫米;花冠紫红色,蓝紫色,稀白色,旗瓣长10-12毫米,瓣片宽卵形,长约9毫米,宽约9毫米,背面密被绢状短柔毛,翼瓣长约10毫米,瓣片斜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微凹,无毛,龙骨瓣长8毫米,喙长0.5-1毫米,背面疏被绢状柔毛;子房密被绢状长柔毛,胚珠8。荚果椭圆状卵形,扁,微膨胀,长6-7毫米,宽4-5毫米,几无梗,密被白色绢状长柔毛。种子1,圆形。花期5-7月,果期7-8月。
产地分布:产西藏南部。生于海拔2900-4450米的河滩砂地、沙页岩山地、沙丘上、山坡草地、冲积扇砂砾地,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两岸卵石滩上,分布很广,自成单优种群落,模式标本自西藏日喀则。
功能用途:据调查,本种花有毒,牲畜食后中毒晕倒;但全株可作肥料,鲁西科(1986)对该种进行了动物中毒试验,并发现这种毒草含有生物碱毒芹素,但未作生物碱毒芹素的毒性试验。
图版5: 1-7
《中国植物志》第42(2)卷(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