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足石豆兰(原变种)兰科石豆兰属
Bulbophyllum pectinatum Finet var. pectinatum (Orchidaceae)
3a. 长足石豆兰(原变种) 图版26: 8
名称文献:var. pectinatum
形态特征:根状茎匍匐生根,粗2-3毫米。假鳞茎在根状茎上斜立,彼此靠近或相距约5毫米,圆锥状或近圆柱形,长1-2.5厘米,粗约5-8毫米,基部被膜质鞘或纤维,顶生1枚叶。叶革质,长圆形,长3-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并且稍凹入,基部稍具短柄。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外弯,通常长3-5厘米;花序柄很短,圆柱形,长不及1厘米,粗约1.5毫米,顶生1朵花,基部被2-3枚杯状鞘;花梗和子房扁的,长2.5-4.5厘米;花苞片大,膜质,杯状或似佛焰苞状,长约7-10毫米;花大,黄绿色密布紫褐色斑点;中萼片直立,卵形,凹的,长约2厘米,中部宽9毫米,先端钝,具7条脉,边缘全缘;侧萼片较大,斜卵状三角形,长2.2厘米,中部宽1.5厘米,先端钝,基部贴生于蕊柱足而形成宽钝的14囊,具9条脉;花瓣长圆状披针形,比中萼片小,先端稍钝,边缘全缘或稍具齿,具7条脉;唇瓣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不动的关节,基部两侧直立、膜质,其边缘撕裂状或具短流苏,内面具2枚圆锥形的胼胝体,中部以上肉质、向外下弯,先端钝、指向后方,边缘多少具钝齿;唇盘上面具疣状突起,中央有2条纵走的鸡冠状褶片;蕊柱粗短,基部延伸为长约2.5厘米的蕊柱足,其分离部分长达1.7厘米;蕊柱齿近平截、不明显;药帽近球形,上面光滑。花期4-5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东南部至西部(屏边、景东、巍山、临沧、耿马)。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沟谷岩石上。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越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临沧)。
图版26: 8
《中国植物志》第19卷(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