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组伞形科独活属
Sect. Heracleum (Umbelliferae)
组2.独活组——Sect. Heracleum——Sect. Euheracleum DC. Prodr. 4: 191. 1830. ex parte, Manden. emend. Cauc. Sp. Heracl. 24. 1950.
形态特征:花白色、黄绿色或粉红色。分生果背部油管上部狭窄,逐渐向下呈棒状,长达果体的2/3,合生面的油管略宽,一般长达果体的1/2。
产地分布:本组约20种,分布苏联、中国和印度。中国产19种。
检索表
1
果实背棱与中棱紧靠,侧棱扩展成宽翅,油管窄狭,稀有棒形。
2
1
果实背棱与中棱不紧靠,侧棱扩展无宽翅,油管棒形。
4
2
叶二回羽状分裂;果实背棱槽内有油管4,其中侧棱槽中有油管1。
聂拉木独活
2
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果实背棱槽中有油管6,其中侧棱中有2。
3
3
果实翅较狭,油管短,略超过果体1/2。
印度独活
3
果实翅较宽,油管线形,直达果体下部1/4。
二管独活
4
花黄色,叶片广卵形,3分裂,呈3小叶状;果实倒卵状梨形。
椴叶独活
4
花白色;叶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全裂,形状各式。
5
5
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或三出式羽状分裂。
6
5
叶二回羽状分裂至多回羽状分裂或深裂。
12
6
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分裂。
7
6
叶片三出式分裂或羽状分裂。
9
7
有总苞片少数;萼齿不显。
独活
7
无总苞;萼齿显著三角形或细小。
8
8
叶片轮廓近三角形,羽状分裂或3裂;伞辐12-22。
渐尖叶独活
8
叶片轮廓卵形,羽状全裂,一回裂片3-4对;伞辐30-50。
多裂独活
9
植株较粗糙多毛;叶下表面密生灰白色毛,侧生小叶羽状深裂;伞辐20-40。
兴安独活
9
植株通常较平滑或有柔毛,叶下表面不密生灰白色毛,侧生小叶多为3-5浅裂。
10
10
叶末回裂片狭卵状披针形。
狭叶短毛独活
10
叶末回裂片宽卵形。
11
11
分生果背部棱槽中有油管4。
短毛独活(原变种)
11
分生果背部棱槽中有油管2。
少管短毛独活
12
叶二回羽状分裂或深裂。
13
12
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或深裂。
18
13
叶上面粗糙细皱;植株被有粗糙的细刺毛。
糙独活
13
叶上面无粗糙细皱。
14
14
有总苞片,叶顶端裂片宽三角形,较两侧叶片大,基部稍下延。
山地独活
14
无总苞片或有1片。
15
15
萼齿显著,三角形。
16
15
萼齿不显著或细小。
17
16
叶顶端裂片基部平截;伞辐15-20。
平截独活
16
叶顶端裂片菱状倒卵形;伞辐30-35。
康定独活
17
伞辐10-28;小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果实倒卵形。
中甸独活
17
伞辐30-40;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果实宽倒卵形或卵状圆形。
贡山独活
18
有总苞片。
19
18
无总苞片。
20
19
总苞片5-6,长椭圆形,伞辐12-28;萼齿长三角形。
思茅独活
19
总苞片少数,线形;伞辐17-30,萼齿三角形。
永宁独活
20
植株高达40-50厘米;末回裂片长椭圆形或宽卵形;小总苞片线形或狭线形。
狭翅独活
20
植株高达80-120厘米,末回裂片披针形、卵形或宽卵形,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
《中国植物志》第55(3)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