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芹属伞形科
Pimpinella L. (Umbelliferae)
45.茴芹属——Pimpinella L.
名称文献:L. Sp. Pl. ed. 1. 263. 1753. ——Pimpinella L. gr. Spuriopimpinellade Boiss. in Bull. Soc. Bot. France 53: 428. 1906. ——Spuriopimpinella (de Boiss.) Kitagawa in Journ. Jap. Bot. 17(10): 558. 1941.
形态特征: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或有长圆锥形的主根。茎通常直立,稀匍匐,一般有分枝。叶柄长于或短于叶片,或与叶片近等长,基部有叶鞘;叶片不分裂、三出分裂、三出式羽状分裂或羽状分裂,裂片卵形、心形、披针形或线形;茎生叶与基生叶异形或同形,茎生叶向上逐渐简化变小,茎上部叶通常无柄,只有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有或无总苞片及小总苞片,线形,稀披针形,全缘,偶有3裂;伞辐近等长、不等长或极不等长;小伞形花序通常有多数花,罕为2-4朵;萼齿通常不明显,或呈三角形、披针形;花瓣卵形、阔卵形或倒卵形,白色,稀为淡红色或紫色,基部一般为楔形,罕有爪,顶端凹陷,有内折小舌片,或全缘,并不内折,背面有毛或光滑;花柱基圆锥形、短圆锥形,稀为垫状,花柱一般长于花柱基,向两侧弯曲,或与花柱基近等长。果实卵形、长卵形或卵球形,基部心形,两侧扁压,有毛或无毛,果棱线形或不明显;分生果横剖面五角形或近圆形;每棱槽内油管1-4,合生面油管2-6;胚乳腹面平直或微凹;心皮柄2裂至中部或基部。
产地分布:约150种,产欧、亚、非三洲,少数分布至美洲。我国有39种,2变种。
检索表
1
果实有毛;无萼齿。
毛果组
1
果实无毛;萼齿明显或无。
光果组
2
一年生草本;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
微毛茴芹
2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总苞片和小总苞片。
3
3
茎上部叶与基生叶同形,三出分裂或羽状分裂,裂片3-5;仅顶生花序有全育花,侧生花序多为不育花。
巍山茴芹
3
茎上部叶和基生叶异形,3裂或1-2回羽状分裂;顶生花序和侧生花序的小花均能育。
4
4
花柱基圆锥形或短圆锥形。
5
4
花柱基近于垫状。
19
5
基生叶不分裂或三出分裂,稀羽状分裂。
6
5
基生叶1-2回羽状分裂或三出式2回羽状分裂。
17
6
一般为须根。
7
6
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
10
7
植株被淡黄色柔毛,基生叶及茎中、下部叶不分裂;花瓣深紫色,基部有爪,背面无毛。
深紫茴芹
7
植株被微柔毛,基生叶及茎中、下部叶三出分裂或羽状分裂,稀不分裂;花瓣白色,基部楔形,背面有毛(异叶茴芹 P. diversifolia DC.)
异叶茴芹
8
花瓣披针形,顶端全缘微弯曲。
尖瓣异叶茴芹
8
花瓣倒卵形,顶端凹缺,有内折小舌片。
9
9
无匍匐茎。
异叶茴芹(原变种)
9
匍匐茎长3-20厘米。
走茎异叶茴芹
10
茎中、下部叶与基生叶异形(丽江茴芹除外)。
11
10
茎中、下部叶与基生叶同形。
15
11
基生叶三出分裂或羽状分裂;小总苞片等于或短于花柄。
重波茴芹
11
基生叶通常不分裂;小总苞片等于或长于花柄。
12
12
伞辐密被柔毛;花瓣微带紫色。
丽江茴芹
12
伞辐被疏柔毛或稍粗糙;花瓣白色。
13
13
基生叶肾形;花柄近等长。
肾叶茴芹
13
基生叶心形、心状披针形或近于长三角形;花柄不等长。
14
14
基生叶心形。
杏叶茴芹
14
基生叶心状披针形,或近于长三角形。
云南茴芹
15
伞辐4-10,长0.5-2.5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6-10。
中甸茴芹
15
伞辐8-20,长1-4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
16
16
基生叶不分裂;小总苞片短于花柄。
革叶茴芹
16
基生叶三出分裂;小总苞片等于或长于花柄。
藏茴芹
17
伞辐极不等长,果期伞辐长可达7厘米或近无。
直立茴芹
17
伞辐近等长,果期伞辐长2-3厘米。
18
18
基生叶1-2回羽状分裂;花柱基圆锥形,花柱长为花柱基的2-3倍。
城口茴芹
18
基生叶1-2回三出分裂;花柱基短圆锥形,花柱稍长于花柱基。
瘤果茴芹
19
分枝少,花序少数;无总苞片或偶有1片,小总苞片长于花柄。
木里茴芹
19
茎上部有多数纤细分枝,花序多数;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
20
20
茎中、下部叶2回羽状分裂,裂片卵状披针形。
下曲茴芹
20
茎中、下部叶三出分裂,裂片卵形。
灰叶茴芹
21
无萼齿。
22
21
萼齿明显。
34
22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不分裂。
少花茴芹
22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1-2回三出分裂、三出式2-3回羽状分裂,或1-2回羽状分裂。
23
23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三出分裂或羽状分裂。
24
23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1-2回三出分裂,或三出式2-3回羽状分裂。
29
24
伞辐较少,2-6;小伞形花序有花2-8。
25
24
伞辐5-20;小伞形花序有花5-25。
26
25
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果柄较短,长0.5-1厘米。
细软茴芹
25
偶有1总苞片,小总苞片2-3;果柄长1-1.5厘米。
锯边茴芹
26
伞辐10-20;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果实长卵形。
27
26
伞辐5-10;有总苞片和小总苞片;果实卵形或卵球形。
28
27
基生叶羽状分裂,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宽5-20 (-40) 毫米。
羊红膻
27
基生叶2回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宽1-2毫米。
蛇床茴芹
28
每两对小羽片之间相距1-3厘米,小羽片2-3裂;伞辐长达4厘米;花柱基近于垫状。
落新妇茴芹
28
每两对小羽片之间相距0.5-1.5厘米,小羽片不分裂;伞辐较短,长约2厘米;花柱基短圆锥形。
台湾茴芹
29
须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三出式2-3回羽状分裂。
沼生茴芹
29
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基生叶及茎下部叶2回三出分裂,或三出式2回羽状分裂。
30
30
果柄细长,达10-12毫米。
尖叶茴芹
30
果柄较短,长约2-5毫米。
31
31
伞辐长2-3厘米;花瓣卵形或阔卵形;花柱基短圆锥形;花柱短。
32
31
伞辐长达6.5厘米,花瓣长圆形;花柱基圆锥形;花柱较长,约为果实长的1/2,或与果实近等长。
33
32
伞辐10-15;小伞形花序有花10-15;花瓣基部楔形或有短爪,顶端全缘微内弯。
尾尖茴芹
32
伞辐4-8;小伞形花序有花5-10,花瓣基部楔形,顶端凹缺,有内折小舌片。
短柱茴芹
33
无小总苞片;花瓣顶端全缘。
川鄂茴芹
33
小总苞片2-5,线形;花瓣顶端全缘或微凹。
菱叶茴芹
34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1-2回三出分裂,或近于1-2回羽状分裂。
35
34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三出式2-4回羽状分裂,或2回三出分裂。
39
35
花瓣紫红色,基部有爪;花柱基圆锥形,或近于垫状;胚乳腹面微凹。
紫瓣茴芹
35
花瓣白色,基部楔形;花柱基圆锥形;胚乳腹面平直。
36
36
须根;基生叶和茎下部叶三出分裂,稀2回三出分裂,叶裂片卵形、阔卵形。
短果茴芹
36
根长圆锥形或支根须根状;基生叶和茎下部叶三出分裂或2回三出分裂,叶裂片卵形、长卵形或菱形。
37
37
根长圆锥形;基生叶的叶裂片卵形或菱形,花瓣顶端全缘,不凹陷。
景东茴芹
37
支根须根状;茎生叶的叶裂片卵形或长卵形;花瓣顶端凹陷,有内折的小舌片。
38
38
通常无总苞片;果实卵形。
朝鲜茴芹
38
总苞片3-5;果实长卵形。
具萼茴芹
39
基生叶的末回裂片线形,长0.5-2.5厘米,宽0.1-0.2厘米。
谷生茴芹
39
基生叶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4厘米。
40
40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的末回裂片顶端尖尾状;伞辐长可达7厘米;果实较大,长约4毫米。
锐叶茴芹
40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的末回裂片顶端不呈尾状;伞辐较短,长2-3.5厘米;果实较小,长约2毫米。
辽冀茴芹
《中国植物志》第55(2)卷(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