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前胡亚属伞形科阿魏属
Subgen. Peucedanoides (Boiss.) Korov. (Umbelliferae)
3. 近前胡亚属——Subgen. Peucedanoides (Boiss.) Korov. Monogr. Ferula 9. 1947 et in Komarov, Fl. URSS 17: 102. 1951.
形态特征:花瓣黄色,细小,椭圆形,顶端狭窄或急尖,内曲,中肋显著,花后即脱落;花柱基短圆锥形,具宽阔的波状边缘,花柱锥形,不增粗。果实背部明显凸起,侧棱狭翅状;每棱槽内油管1,稀为3。一次结果性草本。叶始终密集,坚硬,耐旱,通常粗糙,具小的乳头状突起,当植株枯萎时仍宿存。
检索表
1
叶片质厚,坚硬,耐旱,宿存,通常分裂为小裂片。
旱巨茴组
1
叶片质薄,光滑,很少有短柔毛,早凋萎,形状各式。
壮根组
2
叶的末回裂片线形,长1-2毫米,分枝多为轮生;小总苞片脱落。
全裂叶阿魏
2
叶的末回裂片椭圆形或卵形,但不为线形。
3
3
植株矮小,高30-60厘米;叶被密集的短柔毛,蓝绿色,伞辐4-15,开展,不等长,无侧生花序。
硬阿魏
3
植株高大,高1-3米;叶粗糙,被短硬毛或疏柔毛。
4
4
叶鞘卵状披针形,叶的末回裂片,长5-10毫米,边缘具齿或浅裂,粗糙,被密集的短硬毛;果实合生面油管4-8。
羊食阿魏
4
叶鞘椭圆状披针形,叶的末回裂片,长20-30毫米,宽10-15毫米,再深裂为全缘或具齿的小裂片,略粗糙,被短硬毛;果实合生面油管2。
多石阿魏
5
叶的末回裂片或小裂片线形或披针形。
6
5
叶的末回裂片或小裂片椭圆形、卵形,但不为线形或披针形。
9
6
叶三至四回三出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达30毫米,宽1-2毫米。
准噶尔阿魏
6
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椭圆形或卵形,再深裂,小裂片披针形,较短,长2-10毫米。
7
7
植株稍被毛;叶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柔毛;果实长5-7毫米,合生面油管2。
细茎阿魏
7
植株光滑无毛;果实长10毫米以上,合生面油管4-8。
8
8
植株较高大,高120-180厘米;伞辐数目7-11,其长度为3-5厘米;果实较大,长10-15毫米。
太行阿魏(原变种)
8
植株高60-120厘米;伞辐数目3-7,长1.5-3厘米;果实长10毫米以下。
铜山阿魏
9
植株被柔毛或硬毛。
10
9
植株光滑无毛。
13
10
叶片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叶柄顶端与叶片相接处具关节。
11
10
叶粗糙,被短硬毛,叶柄顶端与叶片相接处无关节。
12
11
茎高2-3米,二回分枝;叶片三回三出羽状全裂;无侧生花序。
山蛇床阿魏
11
茎高约1米,一回分枝;叶片三出羽状分裂,第一回羽片羽状深裂;侧生花序1。
麝香阿魏
12
叶片上面光滑,下面被稀疏的硬毛,基生叶具长柄;小总苞片宿存。
山地阿魏
12
叶两面被短硬毛,基生叶近无柄或有短柄;小总苞片脱落。
短柄阿魏
13
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长0.3-1厘米,宽0.2-0.6厘米,长圆形全缘,先端具1-3细锯齿,也有为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具不整齐锯齿;萼齿发育,长三角形。
榄绿阿魏
13
叶片三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长1.5-2.5厘米,宽1-1.8厘米,长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钝,基部楔形或截形,边缘具不整齐缺刻状锯齿,基部锯齿呈裂片状;萼齿不发育或很少呈锥形。
《中国植物志》第55(3)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