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亚属豆科黄耆属
Subgen. Hypoglottis Bunge (Leguminosae)
亚属4. 密花亚属——Subgen. Hypoglottis Bunge in Mem. Acad. Sci. St. Petersb. VII. 11 (16): 2. 46. 1868; Baker in Hook. f. Fl. Brit. Ind. 2: 123. 1876, pro parte; Boriss. in Kom. Fl. USSR 12: 246. 1946; 东北草本植物志 5: 87. 1767; K. T. Fu in Bull. Bot. Res. 2 (4): 65. 1982.——Sect. Hypoglottis (Bunge) Taub. in Engl. et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II. 3: 291. 1894.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被单毛。茎直立或外倾,或无茎。托叶多少相互合生或多少与叶柄贴生。花无梗或近无梗,极稀具短梗,组成腋生、紧密呈头状或穗状的密总状花序,有总花梗,具苞片,无小苞片;花萼管状或管状漏斗形又或钟状;花冠青紫色或紫红色,稀淡黄或白色,脱落;翼瓣和龙骨瓣基部与雄蕊鞘分离。
形态特征:亚属模式种:密花黄耆 A. hypoglottis Linn.
产地分布:本亚属约有120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山区。中国产17种和1变种,分为4组。
检索表
1
茎明显正常发育或缩短;托叶连合与叶柄分离。
2
1
茎不明显或缺;托叶与叶柄贴生,相互分离(组4. 矮茎组 Sect. Tapinodes Bunge)
矮茎组
2
子房1室;花萼钟形或短钟形(组1. 灰毛组 Sect. Poliothrix Bunge)。
灰毛组
2
子房假2室,花萼管状或管状钟形(组3. 密花组 Sect. Hypoglottis)
密花组
3
茎短缩,但明显;总花梗比叶长很多,花葶状;苞片较花萼长(组2. 长喙组 Sect. Rostrati (A. Boriss.) K. T. Fu)。
长喙组
3
茎直立,发育正常;总花梗较叶短或稍长;苞片长不超过花萼。
4
4
子房无柄或近无柄。
5
4
子房有柄。
6
5
花淡黄色,龙骨瓣较翼瓣短;小叶多达41片;总花梗长5-15厘米。
白序黄耆
5
花紫红色,龙骨瓣与翼瓣几等长;小叶则多达31片;总花梗长4-7厘米。
笔直黄耆
6
旗瓣较翼瓣、龙骨瓣长。
7
6
旗瓣较翼瓣长,与龙骨瓣等长。
10
7
旗瓣长不超过7毫米。
8
7
旗瓣长超过10毫米。
9
8
总花梗长达19厘米,花白色。
深绿黄耆
8
总花梗长2-5厘米,花淡紫色。
坚硬黄耆
9
花红色,子房无毛。
哈巴山黄耆
9
花淡紫色,子房被毛。
南疆黄耆
10
总花梗长8-10厘米,花萼长5毫米,旗瓣长约10毫米。
察雅黄耆
10
总花梗长5-7.5厘米,花萼长8-9毫米,旗瓣长12-13毫米。
尖齿黄耆
11
茎无毛或近无毛,稀散生伏贴毛。
12
11
茎被白色短毛或黑色伏贴毛。
13
12
花序较叶长,旗瓣宽7-8毫米;茎近无毛。
毛喉黄耆
12
花序较叶短,旗瓣宽4-4.5毫米;茎散生伏贴毛。
乌市黄耆
13
苞片长卵形,旗瓣狭倒卵形,荚果长圆状卵形,长7-8毫米,果颈长约1毫米。
丹麦黄耆
13
苞片披针状卵形,旗瓣倒卵状披针形;荚果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3-17毫米,果颈长3-4毫米。
藏新黄耆
14
花序生8至多数花;子房有短柄;无茎。
15
14
花序生4-8花;子房无柄;茎极短。
16
15
花序生多数花;花紫色。
短茎黄耆
15
花序生8-10花;花青紫色。
长序黄耆
16
旗瓣长10-11毫米,翼瓣长8.5-9毫米;小叶长圆形;花梗长约2.5毫米。
定结黄耆
16
旗瓣长6-7毫米,翼瓣长约6毫米;小叶近圆形,稀椭圆形;花梗很短,长1-1.5毫米。
圆叶黄耆
《中国植物志》第42(1)卷(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