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艹/杭]子梢属 Campylotropis Bunge
名称文献:Bunge in Uchen. Zapiski Kazan. 4: 157. (Pl. Mongh. -Chin. Dec. 1:7. 1835; Schindl.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1: 338. 1912.——Oxyramphis Wall. Num. List. no. 5348. 1832, nom. mud.; Lindl. Bot. Reg. 32. t. 28. 1846.——Phlebosporium Jungh. Topog. Naturw. Reis. Java 346. 1845, err. "Phlebosprium"——Lespedeza Sect. Campylotropis (Bunge) Benth. in Hook. Journ. Bot. Kew Misc. 4: 48. 1852, in nota.——Lespedeza subgen. Campylotropis (Bunge) Maxim. in Act. Hort. Petrop. 2: 347. 1873.——Lespedeza subgen. Oxyramphis (Wall.) Baker in Hook. f. Fl. Brit. Ind. 2:143. 1879.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半灌木。小枝有棱并有毛,稀无毛,老枝毛少或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2,通常为狭三角形至钻形,宿存或有时脱落;叶柄通常有毛,无翅或稍有翅,叶轴比小叶柄长,在小叶柄基部常有2枚脱落性的小托叶;顶生小叶通常比侧生小叶稍大而形状相似。花序通常为总状。单一腋生或有时数个腋生并顶生,常于顶部排成圆锥花序;苞片宿存或早落,在每枚苞片腋内生有1花,花梗有关节,花易从花梗顶部关节处脱落;小苞片2,生于花梗顶端,通常早落;花萼通常为钟形,5裂,上方2裂片通常大部分合生,先端不同程度地分离,下方萼裂片一般较上、侧方萼裂片狭而长;旗瓣椭圆形、近圆形、卵形以至近长圆形等,顶端通常锐尖,基部常狭窄、具很短的瓣柄,冀瓣近长圆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基部常有耳及细瓣柄,龙骨瓣瓣片上部向内弯成直角,有时成钝角或锐角,向先端变细,通常锐尖如喙状,瓣片基部有耳或呈截形,具细瓣柄;雄蕊二体(9+1)对着旗瓣的一枚雄蕊在花期不同程度地与雄蕊管连合,果期则多分离至中下部以至近基部;子房被毛或无毛,通常具短柄,1室,1胚珠,花柱丝状,向内弯曲,具小而顶生的柱头。荚果压扁,两面凸,有时近扁平,不开裂,表面有毛或无毛;种子1颗。通常由于花柱基部宿存而形成荚果顶端的喙尖。
产地分布:约45种,分布于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最南达印度尼西亚爪哇,西达克什米尔,北至中国的华北北部;中国有29种,6变种,6变型,多数种则集中于中国的西南部。
功能用途:本属植物较耐干旱,可作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一些种类为营造混交林的良好下木,可起至固氮改良土壤的作用。枝条可供编织。叶及嫩枝可作饲料及绿肥。又为蜜源植物。一些种类的根、叶还可供药用。
检索表
1
枝不为三棱形,无翅;除元江 子梢叶柄有时近扁平有狭翅外,叶柄均无翅。
3
3
叶有2型;茎上部叶无柄或近无柄,小叶宽心状肾形,茎下部叶具长达2(1)厘米的叶柄,小叶椭圆形或近椭圆状披针形。
4
全株(枝、叶、花序、苞片、花梗、花萼、果)被黄褐色长硬毛与短硬毛;叶柄极短(长6毫米以内)或近无柄。
7
腋生总状花序长不及1(-3)厘米;小叶长0.8-1.7厘米。
7
腋生总状花序长3-20厘米,如为长数厘米,则小叶显著较大。
8
8
花萼长6.3-7.5毫米,深裂达全萼3/4 (2/3);小叶宽椭圆形、近圆形、宽倒卵形、倒心形等,长达6厘米。
8
花萼长3-4.5毫米,浅裂、近中裂或稍深裂,少为达全萼的3/5深裂;小叶非如上述。
9
9
小叶长1.5-3厘米;苞片长1.3-2毫米,有时宿存。
10
苞片长3-4毫米;花梗长2.5-3.5毫米,稍短于苞片;腋生总状花序长达4.5厘米;花萼长约3.5毫米,浅裂。
10
苞片长2-2.5毫米;花梗长2.5-4毫米,稍长于苞片;腋生总状花序显著较长,长达18厘米;花萼长约4.5毫米,稍深裂或有时接近全萼的3/5深裂。
12
花梗长1.5-3毫米,极密地贴生绢毛;花长8-9(10)毫米。
12
花梗长4-13毫米,密生开展的短柔毛;花长10-12毫米。
13
果长4.5-7毫米;花萼稍深裂近中裂至深裂达全萼的2/3。
15
14
小叶长1.7-4厘米,宽0.9-1.8厘米;花梗长5(4)-9毫米;荚果长(7) 8-9毫米,宽3-3.5毫米。
14
小叶长4-10厘米,宽2-6(-8)厘米;花梗长1-3毫米;荚果长约11毫米,宽约3.5毫米。
15
荚果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两端渐狭,顶端近锐尖,具1-2.5(3)毫米长的喙尖;花萼长5-6(4-7)毫米,稍深裂至深裂达全萼的2/3;小叶宽2-5(6)厘米,下面密生绒毛。
15
荚果宽椭圆形或椭圆形、两端非渐狭尖,顶端具不超过1毫米长的短喙尖;花萼长3-4.5毫米,稍深裂或近中裂;小叶宽1-2.5(3)厘米,下面极密生绢毛或绵毛。
16
苞片宿存,少为一部分苞片宿存、一部分苞片脱落。
17
17
小叶长4-9毫米;腋生总状花序长不超过1或2厘米,或简化而仅具1花。
17
小叶长1-9厘米;腋生总状花序长2厘米以上。
18
20
苞片长4-9毫米;花梗长1-4毫米,明显短于苞片;花萼深裂达全萼的3/5。
20
苞片长4-5毫米;花梗长5-10毫米,明显长于苞片;花萼中裂。
21
苞片比小苞片短;腋生总状花序长2-3.5厘米,总花梗长1.2-2.4厘米,花序轴比总花梗短。
21
苞片明显长于小苞片;花序轴通常比总花梗长。
22
22
果柄长1毫米以下;荚果表面密生短绢毛或柔毛。
23
22
果柄长1.4-1.81毫米;荚果表面无毛,或有时稍有微柔毛。
24
23
荚果长约7(-8)毫米,宽约4-(4.5)毫米;小叶长3-6(-8.5)厘米,宽2-4(-5) 厘米。
23
荚果长(11-)13-15毫米,宽5.5-6毫米;小叶长1.8-3.5厘米,宽1.2-2.3厘米。
24
花梗长3-7毫米,密生开展的短柔毛;小叶宽椭圆形或椭圆形,两面无毛或仅下面疏被贴生微柔毛。
24
花梗长(5-)8-15(-25)毫米,贴生微柔毛;小叶倒卵形或近椭圆形,下面被微柔毛,上面有毛或无毛。
25
25
荚果近扁平或两面微凸,长10-16毫米,宽5-7毫米,表面无毛;花萼阔钟形,长约3(-4)毫米,浅裂。
25
荚果两面凸,长8-10毫米,宽3.5-4.5(-5)毫米,表面无毛或有稀疏的微柔毛;花萼狭钟形或筒状钟形,长(3.5)4-5毫米,中裂或微深裂。
26
小叶长4-8毫米;叶柄短,长1-5毫米;龙骨瓣内弯成明显的钝角;果柄长约1毫米。
27
果柄短,长0.3-0.6毫米;旗瓣柄长为瓣片的1/4-1/3;花小,长8-9毫米;花梗短,长1.5-3.5毫米。
27
果柄长(0.8)1-2.3毫米;旗瓣柄长为瓣片的1/5-1/9。
28
28
龙骨瓣呈锐角或直角内弯,先端很狭细锐尖,瓣片上部与瓣片下部(连瓣柄)近等长或有时瓣片上部微较短。
29
28
龙骨瓣呈直角或稍钝角内弯,瓣片上部比瓣片下部(连瓣柄)短1-3毫米;花梗长4-12毫米;叶脉不为极细密如雕刻状。
30
29
网状叶脉于叶两面极为细密并凸出如雕刻状,上面尤明显;小叶宽倒卵状楔形、倒心形或倒披针形,长1.3-3厘米;花梗长6-13毫米;花长7-9(10)毫米。
29
叶脉非如上述;小叶狭长圆形、狭卵状长圆形、长圆形或近长圆状披针形,稀长圆形(变种),长3-6(-9)厘米;花梗长1.5-4(6)毫米。
30
荚果椭圆形或斜卵形,长6-9(-11)毫米,向两端明显渐狭,顶端渐尖,表面被毛(变种果面无毛);果柄长1.3-2.3毫米,稀有过渡为顶端骤尖而略呈宽椭圆形或近圆形的小形果;小叶长0.8-3(4)厘米。
30
荚果通常为长圆形或近长圆形,少为椭圆形,长10-14(-16)毫米。顶端骤尖或短渐尖表面无毛而仅边缘有毛(变种果面有毛);果柄长1-1.4毫米,稀有超过1.4毫米而过1.5-1.8毫米的;小叶长3-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