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属旋花科
Ipomoea Linn. (Convolvulaceae)
13. 番薯属Ipomoea Linn.
名称文献:Linn. Sp. Pl. 159. 1753. ——Batatas Choisy in Mem. Soc. Phys. Geneve 6: 434. 1833.
形态特征:草本或灌木,通常缠绕,有时平卧或直立,很少漂浮于水上。叶通常具柄,全缘,或有4各式分裂。花单生或组成腋生聚伞花序或伞形至头状花序;苞片各式;花大或中等大小或小;萼片5,相等或偶有不等,通常钝,等长或内面3片(少有外面的)稍长,无毛或被毛,宿存,常于结果时多少增大;花冠整齐,漏斗状或钟状,具5角形或多少5裂的冠檐,瓣中带以2明显的脉清楚分界;雄蕊内藏,不等长,插生于花冠的基部,花丝丝状,基部常扩大而稍被毛,花药卵形至线形,有时扭转;花粉粒球形,有刺;子房2-4室,4胚珠,花柱1,线形,不伸出,柱头头状,或:瘤状突起或裂成:球状;花盘环状。蒴果球形或卵形,果皮膜质或革质,4(少有2)瓣裂。种子4或较少,无毛或被短毛或长绢毛。
产地分布:约300种(广义的Ipomoea据记载有500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20种,南北均产,但大部分产于华南和西南,另有1种记载产云南,未见到标本。
功能用途:本属有些种类供食用,如蕹菜、番薯,有些种类用以观赏,有些种类可药用。
检索表
1
萼片外面被毛,或有缘毛。
2
1
萼片外面无毛。
9
2
花簇生叶腋,花序梗或花梗很短或近于无;花冠长不超过1.5厘米。
3
2
花序梗伸长;花冠长1.5厘米或更长。
4
3
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3.5厘米;花数朵簇生叶腋;蒴果被硬毛。
毛果薯
3
叶3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单生叶腋;蒴果无毛。
羽叶薯
4
花密集成头状花序,有明显的总苞片。
5
4
花疏生成聚伞花序,无总苞片。
6
5
叶掌状深裂;总苞片长圆形,2层,数片。
5
叶不分裂,心状卵形;总苞片1片,菱形、舟状。
帽苞薯藤
6
披散灌木;萼片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钝圆,被微柔毛;花冠淡红色,内面基部深紫色,长7-9厘米。
树牵牛
6
缠绕或平卧草本;萼片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具小短尖头或骤然成芒尖状。
7
7
叶心状圆形或心状卵形,有时肾形,不分裂;聚伞花序不成伞形,1-3朵花;花冠长约2厘米,白色或淡黄色。
小心叶薯
7
叶形多变,宽卵形、三角状卵形,全缘或通常3-5(-7)裂;通常数朵花聚集成伞形聚伞花序。
8
8
栽培植物。地下部分有块根,茎平卧或上升,茎节易生不定根;叶通常宽卵形,全缘,或有3-5(-7)裂;花冠长3-4厘米。
番薯
8
野生植物。地下无块根,茎缠绕或有时平卧;叶通常3裂;花冠长约1.5厘米。
三裂叶薯
9
叶片分裂,掌状5-7裂,或顶端微凹或2裂,或3-5琴状分裂。
10
9
叶片完全不分裂。
14
10
叶片顶端微凹或2裂,或3-5大头羽裂,肉质,干后厚纸质,生于海滨。
11
10
叶掌状深裂或全裂;地下有块根。
12
11
叶片较大,卵形、长圆形或圆形,长3.5-9厘米,宽3-10厘米,顶端微凹或2裂;花冠紫色或深红色,长4-5厘米。
11
叶片较小,叶形多变,通常长圆形,长1.5-3厘米,宽0.8-2厘米,顶端通常凹陷,全缘或3-5裂,具较大的卵形至长圆形的中裂片和较小的侧裂片;花冠白色,长3.5-4厘米。
假厚藤
12
叶掌状全裂,长、宽均4-5厘米;叶柄基部有小的5裂的假托叶;种子边缘被褐色柔毛。
五爪金龙
12
叶掌状深裂。
13
13
茎平卧或上升,茎节易生不定根;花序为伞形聚伞花序;萼片顶端骤然芒尖状;种子无毛;栽培的农作物。
番薯
13
茎缠绕;萼片顶端钝;种子被长绢毛。
七爪龙
14
花冠钟状、漏斗状或管状,长2-8厘米。
15
14
花冠高脚碟状,长9-17厘米,有长的花冠管。
20
15
草本;茎缠绕、蔓生或浮于水上;叶形较小,长2-14厘米,宽2-13厘米。
16
15
攀援亚灌木;叶形较大,长8-17厘米,宽7-15厘米。
21
16
栽培于水中或潮湿地;茎蔓生或浮于水上,具节,节间中空。
蕹菜
16
陆生植物;无明显的节和中空的节间。
17
17
花较大,萼片卵形,长1.5-1.9厘米;花冠长7.7厘米;叶片圆心形,长6-14厘米,宽4-10厘米,顶端骤然渐尖。
大萼山土瓜
17
花较小,萼片长圆形或卵形,长0.4-1.2厘米;花冠长2.5-4.5厘米。
18
18
茎被开展的淡黄色长硬毛;花序梗近顶端增粗,与花梗、苞片均疏生小瘤突;外萼片背部增厚,具网状绉纹,无小短尖头。
毛茎薯
18
茎无毛;花序上无小瘤突。
19
19
栽培植物;地下有块根;植株体态较粗大;叶片长4-13厘米,宽3-13厘米;叶柄长2.5-20厘米。
番薯
19
滨海野生植物;植株体态较小,叶片长1-10厘米,宽1-7.5厘米;叶柄长0.5-7厘米。
南沙薯藤
20
茎有纵绉纹或有小瘤体;萼片近圆形,顶端圆或微凹,结果时增大,初时包围蒴果,而后反折;花冠长9-12厘米,花丝着生花冠管近基部,雄蕊和花柱内藏。
管花薯
20
茎有细棱,常具小皮刺,茎节通常增粗;萼片椭圆形至圆形,顶端圆,具小短尖头;花冠长12-17厘米;花丝着生花冠管的喉部,雄蕊和花柱稍伸出。
夜花薯藤
21
聚伞花序排列成总状;花冠淡紫色,长2-2.5厘米;种子顶端有一簇长绵毛。
海南薯
21
聚伞花序生于叶腋,不排列成其他式;花冠白色,长5.5-6.5厘米。
白大花千斤藤
《中国植物志》第64(1)卷(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