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草属豆科
Kummerowia Schindl. (Leguminosae)
42.鸡眼草属 Kummerowia Schindl.
名称文献:Schindl.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0: 403. 1912; Hutch. Gen. Fl. Pl. 1:489. 1964. ——Lespedeza Michx. Subgen. Microlespedeza Maxim. in Act. Hort. Petrop. 2:382. 1873.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常多分枝。叶为三出羽状复叶;托叶膜质,大而宿存,通常比叶柄长。花通常1-2朵簇生于叶腋,稀3朵或更多,小苞片4枚生于花萼下方,其中有一枚较小;花小,旗瓣与冀瓣近等长,通常均较龙骨瓣短,正常花的花冠和雄蕊管在果时脱落,闭锁花或不发达的花的花冠、雄蕊管和花柱在成果时与花托分离连在荚果上、至后期才脱落;雄蕊二体(9+1);子房有1胚珠。荚果扁平,具1节,1种子,不开裂。
产地分布:2种,产原苏联(西伯利亚)至我国、朝鲜、日本。
检索表
1
小枝上的毛向下;小叶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通常圆形;托叶被长缘毛;花梗无毛;荚果略长于萼或长达1倍。
鸡眼草
1
小枝上的毛向上;小叶常为倒卵形,先端微凹;托叶被短缘毛;花梗有毛;英果较萼长1.5-3倍。
长萼鸡眼草
《中国植物志》第41卷(1995)